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王汎森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5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63390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王汎森
  • 学术史
  • 历史
  • 近现代思想史
  • 近代史
  • 近代学术
  • 学术
  • 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思想演变·文化传承·知识分子·思想系谱·近代学术·思想脉络·学术发展·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探讨了从道光到1930年代约一百年间的思想学术变化中的几个问题,对这一段历史中比较为人所忽略的层面做了一些研究。

全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 “旧典范的危机”,作者考察了方东树、邵懿辰、汪士铎、太谷学派等各层知识分子的种种变化,以描绘出晚清内部的思潮变动,作者对这一时期的细察说明“从道光以来,中国思想界便进入不安定期,每一种学问都因内外的挑战,而产生了分子结构的变化。它们催化了后来一些范畴性的转变。”以此为张本,作者在第二部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深入剖析了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和反传统的复杂关系,在第三部分 “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中,讨论了后科举时代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这些知识分子建立新“学术社会”的努力以及这个新“学术社会”的命运……

作者简介

王汎森,台湾云林人,一九五八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其间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并于二○○四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主编《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2007)等书。

目录信息

自 序

第一编 旧典范的危机
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 3
清季的社会政治与经典诠释──邵懿辰与《礼经通论》
道咸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的研究
汪悔翁与《乙丙日记》──兼论清季历史的潜流
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
第二编 传统与现代的辩证
从传统到反传统──两个思想脉胳的分析
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兼论思想的本质与思想的功能
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
“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戊戌前后的几种日本因素
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
反西化的西方主义与反传统的传统主义──刘师培与“社会主义讲习会”
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
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
第三编 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
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到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
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
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
价值与事实的分离?──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
“主义崇拜”与近代中国学术社会的命运──以陈寅恪为中心的考察
附录
思想史与生活史有交集吗?──读“傅斯年档案”
傅斯年与陈寅恪──介绍史语所收藏的一批书信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本书的封底上列了六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清儒拼命著述而不管现实的风气遭遇了怎样的危机和批评?”。第六个问题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什么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这两个问题对应本书主文的第一篇《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和最后一篇《“主义崇拜”与中国近代学...  

评分

我朝   立國凡六十餘年,   文治噤聲,武功乏陳,   自誇特色,人不能堪,   前無來者,後或有繼,   泯滅無算,罄竹難書,   溯其淵源,前前朝始,   徽國朱氏,地下有知,   自歎弗如,必再薨矣。   史家考古,林林總總,   殷鑒未遠,挑戰仍...  

评分

其实是一篇读书摘记,但“读书笔记”区域写好后不方便寻找,故写在书评区域。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笔记记着记着就开始画画…[Emm][旺柴] 王汎森先生《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的引论实在精彩。(想到在唐潮读书会上侯亚伟老师也就“后见之明”的问题提醒过我们)有关“去熟...  

评分

这一节的内容堪称精彩,精妙绝伦!王汎森先生主要是围绕思想的形形色色使用展开话题,与引论想照应。这一次,他选用的“模板话题”是“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 开局就把我拉回了高中生物课。用“分子”比喻“思想”很巧妙,我自己又加上了“细胞”的概念,让这一比喻更易...  

评分

这本书的第三编“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与前面两编不同,此编的主人公已经从士大夫转变成知识分子,传统社会士大夫扮演的角色,现代知识分子是否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的起?王汎森并没有回答,而是试图回答知识分子是如何在现代社会建构学术社群。众所周知,王汎森是在...  

用户评价

评分

个人最喜欢《汪悔翁与<乙丙日记>》一文。。。

评分

我对中国近现代学术精神与学术范式之演变,向来比较感兴趣,此书应是目前所读过的最为详尽而系统之论著。其长处尤在能打破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二元对立,打破学术思想发展之单线演进,呈现复杂、辩证而又符合逻辑之发展状况,信能破拘执而发童蒙,惠我不浅。十二年三月八日阅讫于长沙天马山,春雨绵绵,不知所厎,还与春寒细细来。

评分

我对中国近现代学术精神与学术范式之演变,向来比较感兴趣,此书应是目前所读过的最为详尽而系统之论著。其长处尤在能打破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二元对立,打破学术思想发展之单线演进,呈现复杂、辩证而又符合逻辑之发展状况,信能破拘执而发童蒙,惠我不浅。十二年三月八日阅讫于长沙天马山,春雨绵绵,不知所厎,还与春寒细细来。

评分

读到《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反西方的西方主义与反传统的传统主义》时眼前一亮。

评分

搞中国史的,文笔一般都不错,这个尤其好。思路也相当合口味。骂汉学的几篇,很有点骂我们妄想搞西欧中古的,呵呵,心思凑巧,福至心灵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