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狱中的《鲜花圣母》是法语文学中的奇葩,翻开本书,大部分人都忍不住会质疑起让·热奈——这个偷窃过、卖淫过、入狱过,沾染过任何离经叛道行径的法国同性恋戏剧家、小说家、诗人。
写作是一种考验,阅读更是一种考验。“鲜花圣母”、“神女”、“宝贝”、“含羞草”……如果抱着神圣美丽的心情读让·热奈的这本书,那么从一开始,所有的东西都将轰然倒地。直白的同性恋描写、毫无自制的暴力随时出现、冒犯社会秩序的叛逆人格展露,他笔下的小说世界与一切崇高无关。
当年萨特的一次斡旋,让因偷窃罪第十次被叛刑的让·热奈免遭流放。于是他追随了萨特的存在主义警世恒言,三部名剧《阳台》、《黑奴》和《屏风》让他成为法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之一。可事实上,此前写作的处女作小说《鲜花圣母》更类似于波行莱尔当年的“恶之花”,是他们与主流社会最为格格入不时撞击出的灿烂火花。
让·热内(1910-1986)法国作家。他的生平颇为传奇。幼时被父母遗弃,后沦落为小偷,青少年时期几乎全是在流浪、行窍、监狱中度过的。热内认为他的犯罪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但这个伪善的社会本身却不受任何惩罚,所以他决定与这个社会势不两立。他发现写作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判逆方式,于是在监狱中创作了小说《鲜花圣母》、《玫瑰奇迹》。这两部作品以及热内的另一部小说《小偷日记》都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传性。《鲜花圣母》、《玫瑰奇迹》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奇葩,但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恶之花”。因为小说描写的都是最为忌讳的问题,如同性恋和监狱生活等,并把罪孽的心态提示得淋漓尽致。而在作者绚丽多彩的文笔中不难看出试图走向诗意的美丽的努力。萨特在让·热内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甚至可以说高尚的东西,即他对人的荒谬生活处境表示了毫无拘束的抗议。
我们不能不说让·热内生来就是吃文学这碗饭的,许多艺术技巧他信手拈来,什么象征主义描写啦,什么开放式结构啦,什么黑色幽默啦,让·热内竟在无意识的即兴写作中运用得得心应手,俨然一个文学大师。他甚至可以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个不可抗拒地要献身于铁窗生涯的人! ...
评分我们不能不说让·热内生来就是吃文学这碗饭的,许多艺术技巧他信手拈来,什么象征主义描写啦,什么开放式结构啦,什么黑色幽默啦,让·热内竟在无意识的即兴写作中运用得得心应手,俨然一个文学大师。他甚至可以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个不可抗拒地要献身于铁窗生涯的人! ...
评分记得刚从卓越网上买回来,纯粹是当H文看的——想想真不好意思——后来就那么随手一丢插到书柜里面·····前几天大扫除,不经意间翻出来了,就又看了一遍 看到了什么都记不清了,的确这本书(包括玫瑰奇迹)都很H,当作纯激文完全可以,但是H完之后呢,又有了什么?我不知道...
评分破碎的线性叙述,破碎的故事情节,像是DV拍摄出来的。 在街道、教堂和监狱之间切换的场景,在暴力和温情之间快速跳荡的情感。描写最污秽最底层的生活,用最明媚的意象。 接近300页的小说,丰沛的libido四处流溢,化作无数的明喻暗喻拟人借代象征,像浑浊的白蜜洒满每一页。小说...
评分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所有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课,对我来说,都是文学鉴赏课。 大部头大部头的书,都是在课堂上明目张胆的看完的。 如今也是。 早晨的课要点名。 习惯性的坐在最后几排,让前面的人的后背挡着我。 迷迷瞪瞪起初的半个一个小时, 然后开始看自己带来的书。 《鲜...
不知道豆瓣上打分为什么这么低,公平地说这本书写得真是出乎意料的好,一个三十出头作奸犯科的人的处女作可以写出这种水平让人叹为观止。如果你只是抱着一种猎奇心切的窥私态度买来这本书,建议你还是不要读了,打了低分的应该就是这种读者吧。另:翻译不错,不必吹毛求疵。
评分叙述中的修辞与文字的组合不知为何让人想起新夏娃的激情。也许二者都有内在的节奏。只是新夏娃比这本书翻译的好太多太多。
评分不敢打分了。。。这真的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我阅读能力的问题啊。。。中文版里面全是这样的话:“通过我所有敞开的洞洞进入我的身体,他们的活力钻入我的体内,让我坚挺”。。。我觉得有一万种更好的翻译方法。。。要说是我的阅读理解问题,可是我读完了萨拉凯恩都不会有这种读不下去的感觉啊。。。
评分打给译者的分数。
评分真心觉得是翻译有问题...确实很牛,但看完一大堆疑惑,这就是萨特讲的那本《鲜花圣母》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