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美] 黃仁宇
出品人:
頁數:264
译者:
出版時間:2006-8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16開
isbn號碼:97871010520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黃仁宇
  • 萬曆十五年
  • 明朝
  • 明史
  • 中國曆史
  • 大曆史
  • 中國
  • 萬曆十五年
  • 明朝
  • 曆史
  • 政治
  • 製度
  • 權力
  • 官僚
  • 明朝史
  • 萬曆皇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曆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齣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瞭若乾為曆史學傢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錶麵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曆史學傢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曆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曆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錶作之一。這本書融會瞭他數十年人生經曆與治學體會,首次以“大曆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給人啓發良多。英文原本推齣後,被美國多所大學采用為教科書,並兩次獲得美國書捲奬曆史類好書的提名。

中華書局的增訂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增收黃仁宇《1619年的遼東戰役》等數篇文字,精選彩色曆史圖片10餘幅。

著者簡介

黃仁宇(1918-2000),湖南長沙人,美籍曆史學傢。早年輾轉於求學、從軍之途,曾夢想成為中國的拿破侖,然而時代卻不允許他有這樣的機緣。其後赴美研習曆史,於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齣大曆史觀,主張要“從技術人上的角度看曆史”,而不能簡單地以道德評價籠罩一切。

代錶作有《十六世紀時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曆史》等。他傳奇性的一生以及大曆史觀的由來見於自傳《黃河青山——黃仁宇迴憶錄》。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萬曆皇帝
第二章 首輔申時行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四章 活著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第六章 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第七章 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傢
參考書目
附錄一
《神宗實錄》一
《神宗實錄》二
附錄二
《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曆史觀黃仁宇
1619年的遼東戰役黃仁宇
附錄三
英文版序言 富路特
萬曆:漫長的怠政時代 歐蒲颱
皇帝隻是個牌位 黃粹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意料之外,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巧合”的书,我以为作者想要用这一年中发生的众多看似无关的事情,来共同描绘出同一个未来,那就是明朝——这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衰落。可是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必然”的书,或者说这...  

評分

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意料之外,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巧合”的书,我以为作者想要用这一年中发生的众多看似无关的事情,来共同描绘出同一个未来,那就是明朝——这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衰落。可是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必然”的书,或者说这...  

評分

真是好书。看了这个,觉得以前学校里看得那点历史课本,都白念了,那些课本中的所谓的历史,所谓的历史人物,仿佛三流电视剧或三流动画片,人物都是被固定下来并夸张处理,忠、奸、善、恶、智、愚、清、浊...... 张居正、海瑞、戚继光、万历皇帝......这些在历史课本中出现的角...  

評分

韧性、差异化竞争及推广 ——我编辑黄仁宇作品的体会 按:这是应《中国编辑》约稿而作,刊今年第六期。据编辑耿丽萍小姐说,是俞晓群先生推荐我的。谢谢俞师。 英国知名出版人吉尔•戴维斯在其《我是编辑高手》中专列一章,标题就叫:“编辑难,难如登天。”做个好编辑,只...  

評分

两声欢呼,一声倒彩——《万历十五年》三十载印象记 1986年,徐友渔等人到英国留学,大使馆发了一本书,说:“你们以前学习的历史不完全代表真实的历史……现在国门打开了,如果你们和外国人说话,是会闹大笑话的。”这事让徐“一辈子都能记得住”,因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  

用戶評價

评分

熱愛曆史的人推薦給我,最好的明史書。我也是因為這個人,纔開始喜歡讀史書。可惜,我們都沒有以史為鏡,最後紛紛走錯路。

评分

從一個組織的慣性就可以看一個組織的生死存亡。

评分

行文有些乾澀,但是內容和觀點很有意思.雖然沒有解答很多問題但是提齣的更多問題很獨特.心驚肉跳之餘,讓我看待中國社會和政府結構有瞭新的視角,耐人尋味.

评分

是通俗書也好學術書也好,覺得其實是由於黃的知識體係、視角和方法限製,而寫壞瞭的曆史社會學。大曆史觀在此書中值得商榷:所謂資本主義、技術視角史及由此引申的法治、數目字管理等是先定終點再以幾乎最純之西方理想型解構中國曆史,比西人更武斷地肢解有機社會體係,難以有效摘取中西大曆史比較中值得注意的變量,也太簡化明朝復雜結構;試圖兼顧廣度深度,在萬曆十五年這一時間點上用一個個元素去對照明朝,萃取進步動力。然明朝治理道德至上,官僚集團得過且過因循守舊,重臣或去世或隻能玩平衡,皇帝淪為機關,社會紐帶和風氣保守,思想傢在調和陰陽中掙紮,軍力不足,財政經濟無森嚴組織和發達市場(它書有論),可謂處處碰壁,因路徑依賴太深,前定社會元素已難以在任何一點上突變,故隻能得齣悲觀結論:無一點可突破成新機製,命運已定。

评分

道德不堪信奉,製度簡陋不堪遵守。全書囉嗦瞭點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