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通史

全球科技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 吴军
出品人:
页数:4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4
价格:8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014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技史
  • 吴军
  • 科普
  • 科技
  • 历史
  • 科学
  • 吴军新作
  • 2019
  • 科技史
  • 全球
  • 技术发展
  • 人类文明
  • 创新历程
  • 人工智能
  • 互联网
  • 工业革命
  • 数字化
  • 未来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往往忽视了科技的力量。“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次从科技视角串联历史,以能量和信息两条主线,系统阐述了自智人以来人类文明的演进。

全书从远古科技、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和现代科技四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几万年来农业、工业、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各个领域关键性的人物、事件及意义,绘制了一幅科技驱动历史的恢宏画卷。

本书既从不同角度对人们熟知的常识进行解读和剖析,又挖掘出许多新的观点,让读者见微知著,感受科技叠加式进步的魅力。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俯瞰一整部人类科技文明史,真正洞察世界变化的趋势,进而消除由于对周围世界缺乏了解、对未来缺乏把控而产生的焦虑。

作者简介

吴军 博士

“文津图书奖”得主

硅谷风险投资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是当前谷歌中日韩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担任搜索业务副总裁。后回到谷歌负责计算机问答项目。2014年,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丰元创投。吴军博士既有深厚的学科背景,又兼具丰富的中美高科技企业工作及投资经验。

著有《智能时代》《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见识》《态度》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内的国家级图书大奖。

目录信息

推荐序 从科技视角俯瞰历史,从历史视角理解科技 / VII
前 言 科技的本质 / XII
第一篇 远古科技
第一章 黎明之前
从用石头砸开坚果开始 _ 005
告别茹毛饮血 _ 008
从山洞到茅屋 _ 010
虱子和衣服 _ 013
最早的武器 _ 015
善于说话者胜 _ 017
第二章 文明曙光
储存太阳能 _ 024
驯化水稻 _ 026
陶器的出现 _ 029
美索不达米亚的水渠 _ 032
轮子与帆船 _ 034
从1到 10 _ 037
开始记录一切 _ 046
星辰的轨迹 _ 049
第二篇 古代科技
第三章 农耕文明
青铜与铁 _ 060
解决粮食问题 _ 066
纺织、瓷器与玻璃 _ 074
城市的胜利 _ 082
第四章 文明复兴
古希腊人的贡献 _ 092
纸张与文明 _ 103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_ 109
阿拉伯文明的黄金时代 _ 115
大学的诞生 _ 121
漫长的中世纪 _ 125
美第奇与佛罗伦萨的穹顶 _ 127
日心说:冲破教会束缚 _ 131
第三篇 近代科技
第五章 科学启蒙
科学方法论 _ 140
近代医学的诞生 _ 144
开启大航海时代 _ 152
神说,让牛顿去吧! _ 158
炼金术士还是化学家 _ 167
第六章 工业革命
月光社与工业革命 _ 178
蒸汽船与火车 _ 185
机械思维的胜利 _ 190
永动机不存在 _ 194
细胞学说与进化论 _ 199
电的发现与存储 _ 208
直流电与交流电 _ 214
通信以光速进行 _ 220
第七章 新工业
石油:工业的血液 _ 234
化学工业助力农业 _ 244
给轮子加上内燃机 _ 248
飞上蓝天 _ 256
杀伤力跃迁 _ 266
洪堡与教育改革 _ 277
第四篇 现代科技
第八章 原子时代
突破物理学危机 _ 288
了不起的原子能 _ 306
雷达的本质 _ 315
制药业突飞猛进 _ 318
第九章 信息时代
新数学和新方法论 _ 337
从算盘到机械计算机 _ 346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_ 352
摩尔定律的动力 _ 356
“便民设施”互联网 _ 364
前赴后继的移动通信之路 _ 367
太空竞赛 _ 372
从豌豆杂交开始的基因技术 _ 381
第十章 未来世界
癌症的预测性检测 _ 391
基因编辑的成就与争议 _ 396
可控核聚变还要多久 _ 402
“新生产关系”区块链 _ 407
利用量子通信实现数据安全 _ 410
可想象的未来科技 _ 412
参考文献 / 419
后记 人类历史最精彩的部分是科技史 / 439
索引/ 44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最早是在得到app听过吴军博士科学史纲60讲,今天终于把这本书刷了一遍。这是刷的第一本书。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没在黑暗中 神说,让牛顿去吧! 万物遂成光明。 这是西方人对牛顿一生最简介的评价。也让我对牛顿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仅仅是科学家。就从牛顿开启你的科学之旅吧。 出...  

评分

#读书@2019-41#,《全球科技通史》 吴军,中信出版集团。 吴军博士的书都比较通俗易读。这本书详略得当,抓住了人类对能量获取和使用,对信息的制造和传播两条主线,对全球科技历史发展的演变给了一个清晰介绍,但略感遗憾的是,古代部分介绍过多,现代部分相对少了些。适合睡...  

评分

科技,分科学和技术两条线。技术可以自发的,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渐进式进步,但是如果有了科学思想的指导,技术进步称为自觉行动,技术的发展就大大加速。 从科学角度来看,第一次科学思想的成型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以古希腊为代表,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亚理斯多德.......  

评分

整个图书界写历史的书很多,写科技方面的书也很多,但是写科技通史的书却不多,本书是为数不多中比较有代表性有看头的一本书,从远古时代的科技、一路经过古代科技、近代科技,直到现代科技,并有根据的憧憬了未来科技,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从理论到应用再到广泛应用,所经历...  

评分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当年的困惑,如今成了各行各业每年必逃不开的灵魂拷问。自从2015年三位大佬华山论战,“风口”一战成名之后,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基因编辑、虚拟现实……我们被科技的狂风一路裹挟向前,吹呀吹我的骄傲放纵,大风越...  

用户评价

评分

理工男看这种通史真的太爽了!

评分

这个层次上,就叫科技通史,有点大言不惭。的确,给小学或初中生比较合适。

评分

信息和能源两条线索串联起了上千年的科技发展史,蔚为壮观。就能源而言,从人类利用火开始,到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原子能和清洁能源利用,人类自身的演化,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能源的利用是最为息息相关的,可以说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燃料。而就信息而言,从语言文字出现,到印刷术普及再到电话、电视和互联网的诞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协作和创新成为可能,也使人类知识成果能够被继承和发展,从而推动文明向更复杂层面演化。而就未来而言,这两条主线会产生某种程度的融合,无论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太空技术、基因科技、5G通信……这些前沿领域会产生大量交集,信息利用会进一步升级,创新会提速,以产生更丰富和清洁的能源,来维持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并且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层面发展。

评分

略“意料之中”,超越自己原有认知的东西似乎并不太多。

评分

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梳理一遍,自己再画画框架,清晰不少。我觉得这本比之前的文明之光好,就是给了你一个大框架,用于自己再思考或者往里面填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