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美籍历史学家。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人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时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见于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中华书局的增订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字,精选彩色历史图片10余幅。
一本书的10年与30年 周重林 一本书的10年与30年 10年前,我刚刚上大学,终于可以扔下教科书,随心所欲地看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作品。第一次阅读《万历十五年》,来自师兄的推荐,这本书刚刚在中国出版不到一年的时间(但这部作品已经成稿近20年),已经获得知识界诸多好评的声音...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意外的有两点。 第一是历史书竟然可以这样写,取一个特别的年份,然后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个人一个人的传记式的章节,展现一幅历史的画卷。也许是以前真正的历史书看得太少了。 第二,从小到大,觉得皇帝最大,皇帝说了算。在一个组织中,第一把手说...
评分以前对《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中国缺乏数字化管理的论述。当黄仁宇描述着一场杂乱无章的古代战争时,难以置信的统计和控制之劣,近乎荒谬,远远偏离了我对智勇双全的先民的恭敬想象。黄把中国形容成一个庞大的以礼仪统治的国家,由天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
评分两声欢呼,一声倒彩——《万历十五年》三十载印象记 1986年,徐友渔等人到英国留学,大使馆发了一本书,说:“你们以前学习的历史不完全代表真实的历史……现在国门打开了,如果你们和外国人说话,是会闹大笑话的。”这事让徐“一辈子都能记得住”,因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
评分这是一部奇书。 没想过历史可以这样写。习惯了编年体的我们认为历史只有那么一种固定写法,突然面对这样以点带面,用某一年事件点破朝代命运的写法时,开始竟然会不习惯。粗线条描述历史并不难,能从小事着手讲述历史并引申出高人一等的论点则属难得。 老实说,读着《万历十五...
僵化制度与社会环境的扭曲力场,被停滞的意识形态与腐化的官僚制度必然吞噬的衰败王朝,大历史观关照下明王朝的余晖切片与尸检报告。深陷于道德悖论与治理泥沼的集体悲剧,淹没了个人的雄心壮志,否定了可能的改良趋向,构成了全部失败的惨烈局面。既有传统历史学的严谨扎实也有盛衰轮回无可挽回的悲悯情绪与人文关怀。对现状逻辑与历史走向的剖析细致可信,思维兼具深度与发散性,行文平澹流畅,甚具可读性。
评分这次终于读完,行文非常精彩。明史千疮百孔,作者大致把问题归结到了:落后的集权制度与日益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惯性矛盾、文官集团高度媚道但却无法将传统道德观具化为方法论;当然还有领导人的特殊性格。其实只留下申时行和李贽就够了。也完全印证了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评分四星半;史料扎实,态度严谨,极具战略眼光,叙述评论皆沉缓大气,努力客观理智,甚而不无悲哀和焦虑;选取1587“no significance”的一年为时间点,选取七位人物为切入点,山雨欲来之前的危险平静,平庸表层下的暗流奔涌,这个奉道德为圭皋的庞大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从历史、经济、体制、人情、文化各方面分析明代百相,七个篇章既是社会横剖面,又放置于历史长河,且放眼至世界格局,纵横捭阖,收获良多;虽是作者亲译,仍不免有翻译腔。
评分确实是社会学和政治学学生必看的好教材,与明朝那些事儿不同之处在于,黄仁宇聚焦在明帝国整体政治体系的运转,而非以微观视角戏说风云人物,因此并没有纠正一些有争议性的人物的被忽视的那一面,如胡宗宪,徐玠,侧面说明了了个体与历史和社会惯性对抗中的注定失败的结局,无论是张居正还是戚继光,都无法从一个已经僵化病危的制度中建立属于他们的理想国。而申时行顺应潮流的做法,只能拖延制度崩溃的时间。一旦牛人们都走了,制度立刻崩溃,如此说来,努尔哈赤似乎只是占了对手自我毁灭的机会,而他的本事也稀松平常。总之,1587年,中国被世界彻底甩掉队的一年。
评分一切的当下都是过去的果,未来的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