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是自由主义学者朱学勤的随笔和一些性学术文章,坦白说他的随笔价值要比其学术类文章价值大。朱学勤是最善于用优美而激情的文笔将其思想表达出来的学者,但激情是一把双刃剑,在捉住他人“马脚”的同时,自己也未免露出“猪蹄”。相反他的随笔,如《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等类名篇,怎么咀嚼都不觉烦厌。但若你只是通过此书寻找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心路轨迹或者在字行间发展出哪套“自由主义”理论,那本书的价值无疑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以本书作为一个偏角,引入 “人文精神”讨论、左右之争等90年代中后期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一些大事件,了解把握其的轮廓,逆游而上找出80年代中后期“文化热”的延迈,顺流而下理出其发展脉络,我想应该这是本书最大的价值,因为在所有的这些事件中,朱学勤都是一个主要的在场者和言说者--当然,这需要时间和耐心。
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史学博士,1997年至1998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著作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风声·雨声·读书声》、《被批评与被遗忘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等。
在“左派”思想最狂热的时候遇见这本书,由不屑、怀疑到深深痴迷。 前后共看了两个月。尤其推荐:写卢梭的两篇与〈两个世界的潘恩〉 从此,便渐渐抛离政治而进入思想史领域——“不偏不倚,不左不右”。 后来又读了萧功秦的〈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同...
评分学理文章如果让我文从字顺地读下来,总是会让我反过来怀疑是不是高深度不够,其实人家分明是深入浅出而已。 不过可能政治学是勉强才成为学理的,所以老让我猜想朱的头脑用在别处是否更值得。 对九十年代南方(当然说的是上海)理论热潮流变不清楚的能够从这些旧作中有一个详尽...
评分最早读朱老师的书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了,但他那饱含感情、充满思想张力的文字所给予的冲击至今很难忘怀。《风声雨声读书声》这本小书是十多年前买的,现在还在我的书柜里,就在眼前,但却不愿再去阅读,也许是怕重读之后没什么感觉,反而破坏了当年它留给我的记忆。离开校...
评分在“左派”思想最狂热的时候遇见这本书,由不屑、怀疑到深深痴迷。 前后共看了两个月。尤其推荐:写卢梭的两篇与〈两个世界的潘恩〉 从此,便渐渐抛离政治而进入思想史领域——“不偏不倚,不左不右”。 后来又读了萧功秦的〈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同...
评分《书斋里的革命》 朱学勤 相比起前面的来说,这个人的书,书斋气就浓厚得多。是需要花一点时间去啃的。他之前那本《风声·雨声·读书声》我没找到,但是看完这套《书斋里的革命》之后我立马就想去找来那本看看——哪,你好不容易吃到一只对胃口的鸡蛋,当然想找更多的...
1.唤醒文科生回忆。2.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罕见的对缺席的反思(秦晓等曾回顾红卫兵岁月)。3.对法国大革命研究、反思深刻。4.世纪末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新儒家混战原始。开虾米猜,读书跨年。2011,《娱乐至死》。
评分与 风声有重合的地方,对中国,上海,革命有关切和思考,引入很多思想史的描述,小品文引人入胜,是为身边的回忆。
评分平白易懂,但文辞浮夸了些。
评分还是很好
评分平白易懂,但文辞浮夸了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