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是自由主义学者朱学勤的随笔和一些性学术文章,坦白说他的随笔价值要比其学术类文章价值大。朱学勤是最善于用优美而激情的文笔将其思想表达出来的学者,但激情是一把双刃剑,在捉住他人“马脚”的同时,自己也未免露出“猪蹄”。相反他的随笔,如《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等类名篇,怎么咀嚼都不觉烦厌。但若你只是通过此书寻找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心路轨迹或者在字行间发展出哪套“自由主义”理论,那本书的价值无疑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以本书作为一个偏角,引入 “人文精神”讨论、左右之争等90年代中后期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一些大事件,了解把握其的轮廓,逆游而上找出80年代中后期“文化热”的延迈,顺流而下理出其发展脉络,我想应该这是本书最大的价值,因为在所有的这些事件中,朱学勤都是一个主要的在场者和言说者--当然,这需要时间和耐心。
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史学博士,1997年至1998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著作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风声·雨声·读书声》、《被批评与被遗忘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等。
在“左派”思想最狂热的时候遇见这本书,由不屑、怀疑到深深痴迷。 前后共看了两个月。尤其推荐:写卢梭的两篇与〈两个世界的潘恩〉 从此,便渐渐抛离政治而进入思想史领域——“不偏不倚,不左不右”。 后来又读了萧功秦的〈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同...
评分作为读书人 有几件事情大都是乐于去做的 回忆 辩论 表态 这差不多也是《书斋里的革命》的主要构成框架 朱学勤的文笔好 思路清晰 读起来让人愉快 这和很多学者不同 一方面这源于他特有的文字功力 另外按他的说法 也是由于业已失踪的“民间思想村落”对其思想方式的影响 ...
评分和多数“六八年人”一样,朱学勤进军学术,也已过而立之年。然甫一发声,即暴得大名,所靠正是踏实的学问、坦荡的襟抱、有胆有识的书生情怀,和知青生活磨炼出的粗粝底气。其八十年代末一系列反思文革、前瞻未来的思想随笔,把虚伪丑恶逼上道德的审判台,将卑微懦弱钉入理...
评分学理文章如果让我文从字顺地读下来,总是会让我反过来怀疑是不是高深度不够,其实人家分明是深入浅出而已。 不过可能政治学是勉强才成为学理的,所以老让我猜想朱的头脑用在别处是否更值得。 对九十年代南方(当然说的是上海)理论热潮流变不清楚的能够从这些旧作中有一个详尽...
评分最早读朱老师的书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了,但他那饱含感情、充满思想张力的文字所给予的冲击至今很难忘怀。《风声雨声读书声》这本小书是十多年前买的,现在还在我的书柜里,就在眼前,但却不愿再去阅读,也许是怕重读之后没什么感觉,反而破坏了当年它留给我的记忆。离开校...
一睹学勤本色
评分倒是没有想到图书馆里该书常常空架且数本都被翻烂……老朱人气在学校可见一般……而老朱却总是对他研究生毕业的母校躲躲闪闪……哎……
评分倒是没有想到图书馆里该书常常空架且数本都被翻烂……老朱人气在学校可见一般……而老朱却总是对他研究生毕业的母校躲躲闪闪……哎……
评分算是启蒙书。不过我的是草原版。
评分书斋里真有革命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