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前期禪學思想史

中土前期禪學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師大
作者:徐文明
出品人:
頁數:420
译者:
出版時間:2004-1
價格:2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306234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佛教
  • 佛教史
  • 佛學
  • 禪宗
  • 宗教
  • PDF
  • =i2+b2=
  • 中土
  • 前期
  • 禪學
  • 思想史
  • 佛教
  • 哲學
  • 曆史
  • 中國
  • 宗教
  •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禪學長期以來一直是備受學者關注的熱門問題,有關禪學研究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不計其數,單是近年來與之有關的博士論文就有好幾部。然而,眾人所關注的禪學似乎隻限於禪宗之禪,而對於禪宗以前的禪學發展、禪宗以外的禪學宗派以及禪宗與這些禪學派彆之間的關係等等,則言者寥寥,或一筆帶過,或隻字不提。其實,禪宗隻是中土禪學發展的高峰而非全部曆史,它也隻是中土禪學宗派中最有影響的一個派彆,而非唯一的禪學宗派。因此,要想對於中土禪學進行全麵地瞭解和深入地研究,就必須對禪學的曆史及其各個派彆進行整體的把握和客觀的分析。是故本篇準備從禪學思想史的角度對中土禪學的開始、發展、興盛等曆史階段進行分析和評述,時間跨度是從東漢安世高到中唐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算是中土禪學的前期,涉及到其間各個重要的禪學宗派,力求反映禪學發展的全貌並揭示其自身的內在的規律。

由於本篇的中心是禪學,涉及到的主要是與此密切相關的經典、人物、宗派和史事,對於一般的教法、人物則不作為重點。而在禪史方麵也側重於思想史的研究,對於一些習禪有所成就,而在禪法方麵不能有所創新或作為一派代錶的人物,也不單獨述及。對於神異一類的僧人,如寶誌、傅大士、萬迴等,不作為研究對象。另外本篇主要以禪學自身發展的邏輯為中心,對於禪學與中國本土文化的關係問題不著重述及。

本篇準備首先展示中土禪學前期曆史的全貌及其間各個主要禪學宗派的基本情況,以求對之有一種整體的全麵的把握。其次揭示中土禪學自身發展的內在矛盾和邏輯,即中土禪法從小乘禪到大乘禪、從大乘禪又到最上乘禪的自我發展的辨證過程和內在規律,力求更本質地揭示其深層的意義。再次分析各個主要禪學宗派自身的特點及其相互關係,說明禪學由初期禪宗派彆的一支逐步發展成為影響最大、範圍最廣的佛教宗派的曆史必然性。在此基礎上,本篇提齣瞭兩個新問題:一是《大乘起信論》與地論師南道的關係問題,二是《金剛三昧經》與達摩、慧可一係禪宗的關係問題。盡管由於條件的限製,尚無法找到非常充分的根據來說明這兩個問題,有些證據限於篇幅也不能全寫齣來,然而這兩個問題的提齣也許會對這方麵的研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本篇側重於曆史與邏輯的統一,禪法與禪理的結閤。所謂邏輯,是指佛教自身發展的特點和內在的規律。眾所周知,佛教是一種以解脫為根本目的的宗教,故解脫論高於認知論,認知的目的在於解脫,要想獲得解脫,就必須首先對解脫的必要性有所理解。佛教是從兩個方麵說明解脫的必要性的,一方麵強調人生是苦,人生世間苦、空、無常、不淨,通過對人生和世間的徹底否定說明不解脫的危害。另一方麵,強調涅槃清淨,佛及佛土無限美好,通過對佛與佛土的贊美說明解脫後的利益,由此錶明不解脫則苦、解脫則樂,充分顯示解脫的必要性。性。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自序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早期禪經的傳譯
第一節 安世高一係對小乘禪數經典的傳譯和弘揚
第二節 支婁迦讖一係對大乘禪經的傳譯
第二章 禪法的係統傳承之始:佛陀跋陀羅一係的禪法
第一節 佛陀跋陀羅及其禪法
第二節 佛陀跋陀羅的師承和同門
第三節 佛陀跋陀羅弟子對禪法的貢獻
第四節 廬山慧遠的禪學思想
第三章 最上乘禪法的傳入——菩提達摩與中土禪宗
第一節 菩提達摩的身世和化跡
第二節 菩提達摩和禪法和思想淵源
第三節 菩提達摩和其他禪學宗派的關係
第四章 最上乘禪法逐步植根中土時期——慧可、僧璨對中土禪宗的承繼、發展
第一節 地論師的興起和心性論的發展——兼論《大乘起信論》的主旨及其作者等問題
第二節 慧光法師的生卒年及其後學對《大乘起信論》齣處的麯摺說明
第三節 二祖慧可的史事、宗係和思想——兼論《金剛三昧經》的主旨及其作者等問題
第四節 三祖僧璨與《信心銘》
第五節 慧瓚禪師的宗係和思想
第六節 新羅元曉與《金剛三昧經》
第五章 禪宗的興盛和弘化——道信、弘忍的禪法與化跡
第一節 臥輪禪師的禪思想及其影響
第二節 道信及其禪法
第三節 牛頭宗宗義及其與禪宗的關係
第四節 弘忍及其禪法
第六章 禪宗理論的成熟與支派的分化——六祖惠能、神秀與南北二宗的展開
第一節 神秀的禪法與北宗宗風
第二節 弘正與後期北宗
第三節 智詵與淨眾禪係
第四節 六祖惠能與南宗宗旨
第七章 南宗的崛起與傳播
第一節 神會早期史事及其在六祖門下的地位
第二節 永嘉玄覺的禪學思想與二十八祖說的緣起
第三節 方岩玄策對南宗傳播的貢獻
第四節 天颱禪法大略及其與禪宗的關係
第八章 馬祖、石頭與南嶽、青原兩係的並盛
第一節 馬祖道一的禪法思想與洪州宗的崛起
第二節 石頭希遷與青原一係
第三節 南嶽、青原雙峰對峙局麵的形成及其內在原因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大三學年論文的重要參考

评分

大三學年論文的重要參考

评分

大三學年論文的重要參考

评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22日捐贈

评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22日捐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