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学苑出版社
作者:亚瑟·亨·史密斯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乐爱国
出版时间:1998-04-01
价格:1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77142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中国人的性格
  • 中国
  • 文化
  • 社会
  • 心理学
  • 人文
  • 中国人
  • 中国人
  • 性格
  • 文化
  • 心理
  • 传统
  • 社会
  • 行为
  • 民族
  • 思想
  • 人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自从那位喜欢说大话的威尼斯商人在热那亚监狱里口述了一本游记,700年间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商人、水手、政客、学者,形形色色的人写过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有写实,有虚构;有不着边际的赞美,也有不怀好意的污蔑。有这难以计数的“中国著述”中,真正有影响的,不过那么几本。美国作家亚瑟·亨·史密斯所著的本书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美国排行榜的畅销书,本书从作者理解中的中国人的性格入手,真实的、全面的

作者简介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其第一个教会,先后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

通讯员。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与美国》《汉语谚语俗语集》等,有的在

美国多次重印,有的被译成其他文字出版。1905年辞去宣教之职。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美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远见愈加令人信服。作为一个美国传教士,他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未来。1906年,当他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时,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了实施这一计划所能具备的历史意义。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的成立,为中国留学生赴美打开了大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从封闭的国度走向世界,他们中间涌现出众多优秀人才,归国后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议不仅仅落实于教育方面,如北京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的建立,还落实在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领域,影响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医学界,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仍是公认的佼佼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走进它们的大门时,很多人不会想到,明恩溥——这个多少令中国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曾与它们联系在一起。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保全面子
第二章 节俭持家
第三章 勤劳刻苦
第四章 讲究礼貌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易于误解
第八章 拐弯抹角
第九章 顺而不从
第十章 思绪含混
第十一章 不紧不慢
第十二章 轻视外族
第十三章 缺乏公心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个独具慧眼细读中国经典的人,能在字里行间读出许多拐弯抹角地表达出来的欺骗、推诿和谎言。 ———明恩溥 《中国人的气质》是自己读的明恩溥第二本作品,他的另外一本译介过来的作品是《中国乡村生活》,他是一个传教士,在鲁北传教长达三十余年,在与中国接触过程中,对中...  

评分

Arthur.H.Smith寫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新世界出版社翻譯成《中國人德行》。 書腰上介紹:“一部魯迅先生力薦立此存照的書籍,一部逼真描述中國人德行的書籍,一位在華居住22年的美國人的驚動世界之作。” 總之是本從前老美從自己覺得了解的角度看中囯人,然後中國...  

评分

一本美国传教士写的书,已经100多年了。作者名叫Athur Smith,百度一下知道有个中国名字明恩溥。有两个翻译版本,我看的是梁顺根译的。英文书名应该是《Chinese Characteristies》,感觉译作"中国人的性格"更好一些,要不然又有人慨叹“中国人素质低”了。果不其然,百度相...  

评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都必须要和别人扯几句“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似乎成为划分自己与那些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光着膀子走在大街上的低素质人群的重要标准。 前两天先生发我一个笑话。 『昨天我去买票,一个小伙子直接插队站在我前面。我问他:“你这个人怎么不排队啊?”他...  

评分

现在看来,明恩溥的这本书应该叫做《19世纪的中国人》,里面说到中国人的很多特点,现在都趋于消失了。当然,在某些贫困落后的地方可能还会看到。 比如说到中国人节俭,使用任何一块布料,都能充分使之物尽其用。但现在,即便一个不那么喜欢炫富的人,都不可能节俭至此(家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要力荐并非它本身多么有益,很多对中国人性格的标签已经改变,有些还依旧保留。从这样的书里,可以看到一类人对其他人的评价可以是多么的不讲道理。

评分

放入心理学有些牵强。whatever, 写这书的人 恐怕都老了。 老是有这种人 觉得特懂中国 特了解我们。 这书不好看 为什么评价时总是这样。 包括 常识。 无奈。

评分

原来几百年中国人的性格都没怎么变啊

评分

对现在帮助不是很大

评分

惊奇于一百年前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的性格,至今并没有多大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