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济安(191ffe1965),江苏苏州人。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外语系。1950年从香港赴台
北,在台湾大学外语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55年春,在美
国印第安那大学进修一学期。翌年在台北创办《文学杂志》月刊,历时四年,对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极具影响力。1959年再度赴美,先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任教并从事研究,不幸因脑溢血而英年早逝。
夏济安对英美文学有精湛的研究,尤其是国际公认的研究中国新
文学的专家。用中英文发表的著译甚多,主要有研究中国二、三十年
代文学的专著《黑暗的闸门》(英文本,1968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初版)、《夏济安选集》(中文本,1971年台北志文出版社初版)、编译《美国散文选》上册(1958年香港今日世界社初版)等。所选注的《现代英文选评注》(1960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初版)至今畅销海峡两岸。
《夏济安日记》(1946年1月一9月)是作者逝世后由其弟夏志清
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的。所记时间虽然不到一年,却是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实记录,是一代学人心路历程的具体写照,对了解和研究四十年代后期部分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治学和交游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这部日记经夏志清酌加注释后于1974年10月30
日至1975年1月 5日在台北《中国时报・人间》连载,同年由台北言
心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列为“言心人生丛书”之四。书出版后引起台湾和海外华人文化界的关注,半年之内就重版二次,不胫而走。
Il faut souffrir pour être vrai. 求真必先忍受痛苦。摘自《夏濟安日記》 清風曉月別夢淒。讀罷《夏濟安日記》,我不禁眼角濕潤,不可斷絕的悲從中來,瞬間擊中了我的soul。對於英美文學,夏濟安先生可謂是爐火純青,但在感情上的坎坷,我們有太多的相似……夏濟安先生是有紳...
评分这本夏济安的恋爱日记,记叙了1946年1月一9月的事情,他的生活还算规律,基本就是上课看书,写写书,经常看电影这些,他的社交活动不算太多,日记记录的那个心爱相思的女孩子---李彦,基本从来没有见到她对夏济安的反应,我是指真实的,并不是夏济安自己猜测的。夏济安也从...
评分——事实上,我不应该有什么痛苦,都是自寻烦恼。【元月二十五日】 济安的日记绝不是给外人看的,其中有实事的评论,有与友人的往来,有读书的杂记等,而贯穿这一切的则是他对于李彦的爱,自剖式的叙述,让我这个只单恋过的人时而恍然,时而赧然,时而怆然,就好像昨...
评分爱是需要学习的 ——读《夏济安日记》 豆瓣有人写书评道:初识夏济安是因为他的译笔。董桥对夏翻译的《名家散文选读》推崇备至,赞其“中英文富可敌国,进出衣香鬓影之间应对得体,十足外交官风度”(《三“家”村》),...
评分这两天在读《夏济安日记》。 今天早上6点就醒了,梦里都是夏济安生命的状态。我不记得梦里的感受是什么了,总之生命托付于沉郁,像一栋水泥的楼房,一艘巨轮,一生一世。 早上继续读,书的末尾竟是那样一篇纪念夏济安的追悼文(一个夏先生很可能曾经像爱R.E.一样爱过的女子写的...
R·E·
评分大哥,你好纠结= =
评分2006年11月曾读过大部分。2015年1月将全书读完,感觉夏济安在日记中提到的写作方法值得关注,尤其是夏志清提到的拼图式写作,也就是从前人著作或现实人物中抓取人物亮点,然后重新组合出现新的人物。
评分比他弟弟有趣多了
评分R·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