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雷是当代巴西教育家。他在拉丁美洲国家(巴西、智利、尼加拉瓜等)和非洲国家(几内亚比绍、圣多美、坦桑尼亚等)开展了富有创意的教育实践研究,提出了颇具发展中国家特色的教育理论。他在发达国家(美国、瑞士、澳大利亚、意大利等)进行演讲、从事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这也促使他不断完善其教育理论。弗莱雷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发达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
弗莱雷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是“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1994—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孔子、亚里斯多德...
评分大致将自己的心得浓缩成「优缺点」如下: 【优点】 1、提出「对话式教育」的概念与其实践方法(原书是在1970年左右完成的),并对「囤积式教育」(类似「填鸭式教育」)的弊病进行深入剖析(第二章)。这部分今天读来还是很有感觉。 2、极重视与受压迫者们「共同」行动与反思...
评分2011-5-21读毕《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11-01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黄志成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第一本是弗莱雷的理论,第二本是研究作品。前两年就开始看了,没有看完就放下了。这次由于丢失资料的原...
评分 评分《被压迫者教育学》 (Pedagogia do Oprimido) 保罗•弗雷勒 (Paulo Freire) 著 方永泉 译 阅读《被压迫者教育学》也给了我一种内在的力量,让我可以有勇气开始超越自己的殖民经验;这种殖民经验似乎造成一种文化上的精神分裂,存在的却看不见,看见的却不存在。 囤积模式...
【2017第21本书】各种他人序言加起来九十页,作为提出批判性教育的学者想必在当时有些翻开历史篇章的意味,但今日读来不免觉得太过简单,也难说在论证上有太多启人心智的亮点。不否认大师的历史地位,只是作为接受社科训练的普通读者很难读出新意。
评分不同角度、文化背景下看教育
评分以为是《被压迫者教育学》翻译过来的中文版原著,结果是一本介绍保罗·弗莱雷教育思想的书,好像目前国内还没有翻译过来的版本。好在书中有一小节介绍了《被压迫者教育学》中的主要思想,其他的章节分别介绍了弗莱雷各个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印象最深的是—用“解放教育观”取代“储蓄教育观”,用“提问式教学”取代“讲授式教学”。
评分解读,因作者去那上过学
评分道理都懂 实施起来真是难 难于上青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