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誌意識形態(節選本)》主要收入瞭《德意誌意識形態》第一捲第一章:《費爾巴哈》。該章係統闡述瞭唯物主義曆史觀,並論述瞭科學社會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写于2019年12月18日晚,第二天就是马原课读书笔记的ddl。下午没课,在寝室里开着电脑玩手机,面对着一片空白的Word文档页面毫无愧疚地玩到6点。我室友问我你不慌吗,3000字书评诶。我说我慌什么,你怕是不知道我的说废话功底。 八点完稿,兴冲冲地穿着睡衣...
評分第一次接触广松涉这个名字是在1988年,当时,我正着手对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篇的手稿[1]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在一沓第二手评述资料中,我首次遭遇了这个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及他这个已经十分著名的文献版。说来也巧,囿于条件,当时既无法获得第一手的日文文献,也没...
評分引言 马克思说,那些德国的批判家们对德国的批判从未离开过哲学的基地,问题在于他们理论的动力只是批判。既然人的一切行为都从意识中来,那么只需用充满道德正义的话语修正人们的意识便足够了。用词句去反对词句,用一种解释去推翻另一种解释,这种纯粹的批判作用的对象并不是...
評分马克思思考的起点是人的异化问题。 从这一个起点出发,走向了两个向度的批判:其一是意识形态的批判;其二是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在《资本论》中,这两个向度的批判被结合在一起。 这一“异化”的主题在不同思想者中被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探究。它也体现于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沉沦”...
評分韋伯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祛魅的時代,生産力和科技的發展已經讓原來世界的陰翳逐漸褪去,宗教不再有解釋一切和賦予現世意義的能力。於是我們又造齣所謂自由主義,共産主義等等的“新”神,並開啓瞭新的諸神之戰。 馬剋思的偉大無需多言,但馬剋思主義的問題反而在他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在我們一個人均教育程度如此低下的國傢,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義務教育都充斥著馬剋思的思想,而這些思想被割裂齣馬剋思著作的艱深與背景,更不用說馬剋思本身語詞界定的模糊以及思想的特點,加上我們對其語詞的泛用,都無疑增加瞭其思想解釋的多義性。吊詭的是如此艱深的思想,被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當做教條口號,一個多半吊子的學生都能給你講齣一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知道是可笑,還是可悲。
评分順著手稿講以私有財産為前提的自由主義製度下的異化勞動反過來成就私有財産,接著講這種異化勞動如何剋服。內在包含瞭兩個部分,一個是強調哲學應當從現實齣發的研究問題,而不是做一些純粹思辨的理論架構,另一個是通過解讀勞動分工中一群人對另一群人勞動的規定的這個綫索追溯曆史上的所有製(私有製),前現代的私有製是以共同體的形式存在的,現代的私有製是完全私人的與共同體分離的,所謂分工成就的共同體僅僅作為市民社會的前提和支撐防止其因為競爭走嚮瓦解,共同體是市民社會的手段。重解傢庭和國傢,傢庭是純粹勞資關係,國傢的現狀是人與人的分離對立,內部還存在統治,國傢的職能就是在國民經濟學賦予的虛假倫理內涵下帶齣階級統治,是一個普遍性階級的統治,但是是資産階級的普遍性。最後纔能去講無産階級革命,是超越分離的普遍性。
评分補記
评分怎麼封麵好像自己打印的書……
评分哲學傢隻要把自己的語言還原為它從中抽象齣來的普通語言……就可以懂得,無論思想還是語言都不能獨自組成特殊的王國,它們隻是現實生活的錶現。 迴歸生活,迴歸現實,迴歸曆史。“共産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産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産生的。”感性對象(費爾巴哈)--》感性活動(馬剋思)。“如忽略現實的基礎,則曆史總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種尺度來編寫的。”“大工業通過普遍的競爭迫使所有個人的全部精力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當我們看到曆史運轉的齒輪,很難剋製自己,不去扳動曆史的齒輪,做他的修理工。這裏,黑格爾反而知道,密涅瓦的貓頭鷹隻在黃昏起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