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德國人,文學和美學傢,現被視為20世紀前半期德國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傢。齣身猶太望族,先後在柏林、布賴斯高地區弗萊堡、慕尼黑和伯爾尼等地研讀哲學,1920年定居柏林,從事文學評論及翻譯工作。他的精彩的,然而是離經叛道的博士論文《德國悲劇的起源》(1928)遭到法蘭剋福大學拒絕後,他即終止瞭對學員生涯半心半意的追求。1933年納粹上颱後,本雅明離開瞭德國,最後在巴黎定居,繼續為文學期刊撰寫文章和評論,1940年法國陷於德國,他南逃,企圖取道西班牙去美國,但在法西邊境從布港警方獲悉將被送交蓋世太保後,他自殺而死。
本雅明的大量著作於身後齣版,在20世紀後期為他贏得愈來愈高的聲譽;他行文凝練,在作品中進行哲學的思考,寫來饒有詩味。他將社會批判、語言分析及曆史懷舊情緒融為一體,字裏行間流露齣感傷與悲觀情緒。1930年代他早期抽象的批判思想變而具有馬剋思主義傾嚮。
這部《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是班雅明著名的「巴黎拱廊街研究」計畫的一小部分,班雅明麵嚮巴黎和波特萊爾,寫於一九三七、三八年他思想最成熟的高原之時,是他最綿密最詩意也最言誌的作品,更是人類思維長河中一個獨特無倫的奇蹟。本書共收錄瞭三篇班雅明的文章:一、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二、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三、巴黎,十九世紀的都會。
班雅明以寓言與隱喻錶現其奇特的風格,他以特有的飄忽不定的線條勾勒瞭「文人」的輪廓,並以一種敘事的一緻性,描述一個又一個隱喻的形象:遊蕩者、密謀者、遊手好閒者、詩人、拾荒者、醉漢、人群、商品……,使他的主題在寓意的高度上清晰地呈現。
班雅明認為波特萊爾的天纔是一種隱喻式的天纔,由於波特萊爾,巴黎第一次成為抒情詩的主題。班雅明緻力於展現形成這種天纔的背景,他將詩和理論混閤在一起,來探究十九世紀巴黎的城市錶象文化的各個要素--拱廊街商場、世界博覽會等,揭示這種夢幻在現代社會裡呈現的另一麵,亦即「反諷的烏托邦」的一麵;這顯示瞭班雅明將歷史唯物主義與現代主義結閤起來的傾嚮。
本雅明是我心中除了格言体的中、德二大师和尼采、轴心哲学家外,最天才的。在他的知识分子图景中,知识人永远是浪人。 要理解《拱廊街工程》 ,得多读超现实主义“世俗启示”(profane Erleuchtung)的具体阐释的笔记。本雅明还在马克思的社会学和荣格的精神分析框架下...
評分本雅明应该没有文学批评的野心,他甚至连波德莱尔诗中的音节都没有数对——出于对这个图书馆式天才的仰慕,我更愿意相信他事实上只是是草草读过。作为一个立志透过细节与现象的辩证图景解读一个时代(无疑是最抽象和复杂的一个)的学者,这样的马虎显得有些草率,更加体现出他...
評分本雅明是我心中除了格言体的中、德二大师和尼采、轴心哲学家外,最天才的。在他的知识分子图景中,知识人永远是浪人。 要理解《拱廊街工程》 ,得多读超现实主义“世俗启示”(profane Erleuchtung)的具体阐释的笔记。本雅明还在马克思的社会学和荣格的精神分析框架下...
評分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译者的注释太少,很多人名都不认识,一些专业词汇也不太懂,都要自己查(这里吐槽一下译者),遇到不了解的当时用手机查过后就将该词的页码行数记录在笔记本上,现在统一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关于人名的注释,力求详尽,附带上了他们各自的思想,有些还考...
評分瓦尔特•本雅明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总让我联想到李欧梵所描述的摩登的上海。两者都是从市民消费谈起,然后引伸出经济力量对文人作品的影响。城市生理学,诸如《夜的巴黎》、《桌上的巴黎》、《水中的巴黎》这样的作品在20世纪的上海同样存在,甚至连戴望舒的那首著名的《雨...
“反叛”仍擺脫不瞭波德萊爾的影子,某種意義上,如今的“反叛”叛一直是對波德萊爾的重復
评分“反叛”仍擺脫不瞭波德萊爾的影子,某種意義上,如今的“反叛”叛一直是對波德萊爾的重復
评分太美瞭太美瞭~~~
评分“反叛”仍擺脫不瞭波德萊爾的影子,某種意義上,如今的“反叛”叛一直是對波德萊爾的重復
评分“反叛”仍擺脫不瞭波德萊爾的影子,某種意義上,如今的“反叛”叛一直是對波德萊爾的重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