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以赛亚·伯林
出品人:
页数:183
译者:吕梁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15768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以赛亚·伯林
  • 哲学
  • 浪漫主义
  • 思想史
  • 英国
  • 政治哲学
  • 文化
  • 浪漫主义的根源
  • 浪漫主义
  • 文学史
  • 西方文学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启蒙运动
  • 德国浪漫主义
  • 英国浪漫主义
  • 法国浪漫主义
  • 艺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根据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1909—1997)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罗斯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7)等。

目录信息

目 录

编者序…………………………………………………………………………………………………
一 寻找一个定义……………………………………………………………………………………
二 对启蒙运动的首轮进攻…………………………………………………………………………
三 浪漫主义的真正父执……………………………………………………………………………
四 拘谨的浪漫主义者………………………………………………………………………………
五 奔放的浪漫主义…………………………………………………………………………………
六 持久的影响………………………………………………………………………………………
参考文献………………………………………………………………………………………………
索 引…………………………………………………………………………………………………
校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个世界上值得崇拜的人真是多得崇拜不过来,即穆齐尔之后,又发现了新的太阳~!看以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就像坐上了一艘皮划艇,开往尼罗河或者是世界上最湍急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其间浪潮翻滚,礁石密布,壮阔和斑斓就在这样的跌宕中一一闪现,使回忆起来还带有这宁...  

评分

观念史之所以会与文学创作契合,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文学创作基于其时代背景所传达出来的“意识”或“精神”,任何活的“主义”都不会是先有教条式的条条框框然后再有人去为之舍身殉难。真正的主义,必将是扎根于时代的氛围,在时代所迸发出的精神气质中合流而出的一条精神线索...  

评分

以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至少强调了一个事实,即值得人们去努力的价值观和生活理想并非唯一,并非放之四海皆准,并非今日完胜昨日。而浪漫主义运动的核心在于行动,通过行动,才有机会使用、斟酌并有所发明那些浸润着先辈情感和想象的词语,才有机会与现代理性主义推...  

评分

Isaiah Berlin发现,浪漫主义是由这样一些德国人发起的: “一群不谙世故的人。他们穷困、羞怯,他们是书呆子,在社会上处境尴尬。他们很容易被冷落,不得不充当大人物的私人教师,他们总是充满了羞辱感和压抑感。”“一个受辱的群体,受法国大革命及普遍的革命运动的鼓舞,应...  

用户评价

评分

激情伯林,在线演讲。从立场来说,演讲这种形式注定是反验证,反对话,甚至武断的。它构成话语上的极权主义,靠情绪而不是逻辑推进。即使是伯林,也没能避免情绪的臆断,缺乏严谨虚张声势。通篇除了惊异于伯林的学识,对浪漫主义的理解似乎有些浅显了,几乎可以简单类比为:量子力学的出现,让机械决定论的物理观寿终正寝了。

评分

我最喜欢美狄亚了

评分

美不胜收。英时论红楼即曰今天只求知,伯林亦夫子自道不甚懂艺术,当然,没人会当真,当然,在原始之意义上,当真。启蒙以降,康德席勒尼采陀神引出幽微谱系,经纬文艺,婢妾思想,一世纪后,恶魔登场。著名的伟大罪人理论和多余人理论就滥觞于此,该理论注定要在十九世纪艺术中占据一席之地。这让半个虔敬主义半个斯多葛主义的康德作何想?从一群德国的穷困羞怯不谙世故者,浪漫主义扎根之家园,传至一切不满的国家尤其东欧,接着,拜伦主义,最澎湃的表达(夏多布里昂是半个浪漫主义者),传给拉马丁,传给雨果,传给诺蒂埃,传给大部分法国浪漫主义者,传给被抛入小船的意志汪洋上的叔本华,传给难平之欲的骇人本质《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瓦格纳,莱茵河水把他淹死。妄想狂传给马克思,意志和无结构都传给萨特,前进意志传给法西斯。

评分

我是参考08版一起看的,新版除了改了章节目录之外译文也稍作修正,但不管如何译文都非常精湛。我读伯林这本书不仅是为了理解黑塞也是为了理解文艺。浪漫主义思想的深远影响一直以来被作为二战的伏笔,它破坏了18世纪中叶之前西方知识崇拜的传统,而转向强调非理性的内在精神。伯林避免掉入定义浪漫主义的陷阱,但他在溯源过程中已经暗示了其内涵,浪漫主义摈弃了科学思维,破除单一模式,它是唯意志的、抒情的、自我的,并成为民族主义的养料,很大程度可看作是一部德国中下层屈辱史。伯林认为浪漫主义的贡献在于它引出了存在主义,强调了人为信念献身的美德,但它又不可避免招来法西斯主义这位门徒。即便如此,浪漫主义在对理性世界极端反抗的进程中强调了历史复杂性和偶然性,实际上是突破现代性壁垒的一种力量。

评分

我最喜欢美狄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