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訴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到外地旅行——多麼令人興奮的念頭啊!通常,人們會找個氣候怡人的地方,見識有趣的風土民情,欣賞能喚起靈感的景物。然而,為什麼成行之後,卻往往覺得猶有遺憾?
在本書裡,狄波頓帶領我們踏上旅途,從巴貝多、阿姆斯特丹、普羅旺斯、馬德裏到西奈沙漠等地,經歷旅行中種種讓人嚮往與失望之處。
狄波頓還安排瞭許多位嚮導。他們是大名鼎鼎的作傢、藝術傢或思想傢,也是深諳旅行滋味的行傢,如梵榖、華滋華斯、福樓拜、波特萊爾、羅斯金,在書中與我們分享旅行的洞見。
透過這些旅程,狄波頓揭露瞭旅行中隱藏的慾望和錯綜複雜的麵相,挑起無法抵擋的神祕幻想,並且指點我們如何提升旅行的快樂指數,遠離煩悶的日常生活,進入一個奇異世界。
不晓得哪个古人发神经,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多读书、多行路好像一并成了读书人的份内事,不过我看99.9%的古代读书人都没能做到这一点,读书不过是反复读科举考试大纲范围内的书,出行不过是从后花园里的小姐那儿骗点盘缠进京赶考罢了。不错,有过那么几位:李白,...
評分今天卓越送书过来,开始读。才读了几页就发现了三处翻译的不一致。正文第5页插图,说明是:威廉.霍克斯;第6页中间出现的是威廉.霍吉斯;再往下3行,出现一个霍奇斯。 开始看到这本书有3个译者,心里就有点隐隐的不安。都说是一本好书,可别像很多其它的书一样,让翻译给糟蹋了。
評分旅行书写得最好的一本,我会说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最关键的是他的视角并不局限于所游之地的好,不局限于他的经验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思考人为什么要旅行的问题。比如他从自己为什么要去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写起,引出了旅行的预期与现实对比的话题,又...
評分因为喜欢旅行,所以爱屋及乌,对以旅行为名的书也比较感兴趣。看过好些有关旅行的书,却发现大多只是泛泛而谈,类似于景点介绍+个人总结之类的东西,缺少独到而深入的见解。相比单纯的游记,更喜欢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西班牙旅行笔记》那样的书,那种立体化感知一个...
評分余秋雨的《推荐序》一如既往地矫情,《译者序》平白无味,也可以忽略不看。开始吸引我的是On Anticipation这样的开头: 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先是晚间温度微降,接着...
德波頓的這本關於旅行的文化隨筆伴隨瞭我整個歐洲之行,旅行的意義既非獵奇亦非逃遁,而是抽身於瑣碎日常的一次曠日內省,一切景語皆情語,兜兜轉轉還是迴歸自身。
评分Anywhere! Anywhere! So long as it is out of the world!
评分作者是英國的董橋。。用詞復雜還喜歡引用這個那個的
评分really jealous of Alain, he is such a genius, makes me fancy Flaubert. It is time to return the vintage time to experience Flaubert, Hugo and Wordsworth!
评分王建碩的最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