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到外地旅行——多麼令人興奮的念頭啊!通常,人們會找個氣候怡人的地方,見識有趣的風土民情,欣賞能喚起靈感的景物。然而,為什麼成行之後,卻往往覺得猶有遺憾?
在本書裡,狄波頓帶領我們踏上旅途,從巴貝多、阿姆斯特丹、普羅旺斯、馬德里到西奈沙漠等地,經歷旅行中種種讓人嚮往與失望之處。
狄波頓還安排了許多位嚮導。他們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藝術家或思想家,也是深諳旅行滋味的行家,如梵谷、華滋華斯、福樓拜、波特萊爾、羅斯金,在書中與我們分享旅行的洞見。
透過這些旅程,狄波頓揭露了旅行中隱藏的慾望和錯綜複雜的面相,挑起無法抵擋的神祕幻想,並且指點我們如何提升旅行的快樂指數,遠離煩悶的日常生活,進入一個奇異世界。
阿兰·德波顿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英伦才子。《旅行的艺术》以哲理性的笔触铺陈出了作家于旅行所产生的奇思妙想,佐以先哲对于旅行意义的探究。因这些想法都能够与读者经历产生奇妙的牵连而引发一系列自省线索,读罢让人大呼过瘾。 追崇书中的精神,我觉得我有必要写些什么。这种...
评分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是我在去威海来回的路上读完的。关于书的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多突出的东西,阿兰·德波顿作为一个年轻的作家在世界各地环游,并结合当地艺术与景致,而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轻松优雅的散文似的行记。当你翻开这本书,便会发现这本书其实讲述更多...
评分很多地方我们去过了,但却只是走马观花,或者不以为意。 阿兰在书中提到的那三个他在旅途中见到的并称之为美的,给他以强烈震撼的地方99%的人是看不到的,就算也并不会以之为美。 不知道是谁发明的现代旅游,大巴将一车人拉到一个地方咔嚓卡嚓地拍照,上车睡觉,到另一个地方...
评分我时常向朋友推荐《旅行的艺术》这本书。年初一个狂风大作的冬晚,在北京饭店的大堂咖啡厅,车东夫妇曾经抱怨这本书节奏太慢,读起来吃力。我笑着说,“《旅行的艺术》一定要从后往前读的”。之后,每次送出这本书给朋友,都要叮嘱一下,“要从后往前读”。 原因是,这本书的...
评分里面有些表达很贴心。比如那一段对梵高的描述,以及讲绘画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近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清晰出来。旅行、摄影、绘画、写作。 带笔和纸上路。把自己从凡俗事物中抽离出来,阅读自然,观察、思考。做到这些,就已经足够的好了。 =========================...
Deep thoughts, expressed in the maste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评分A life-enhancing book. There is no point travelling if we don't know how to appreciate what we see. Even if we don't travel at all, this book still shows us how to appreciate daily life. The author draws on the theories of writers, explorers, philosophers and artists to give us the meaning of travelling.
评分王建硕的最爱
评分always have that travelling mind-set
评分再啰嗦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