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讲述了四种植物:苹果、郁金香、大麻和马钤薯与人类之间的故事。迈克尔·波伦把它们分别代表人类的四种欲望:甘甜、美丽、陶醉和控制。这四种植物因为人类欲望,从而获得遗传上的成功。我认为这四种植物象征着人类追求幸福、美丽和权力,压制罪恶的欲望。人们从植物身上达成了欲望,而植物也从人类欲望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就如同一对舞者,缺少谁都无法完成一支动人的舞蹈。“将这些植物视为与我们的一种亲密互惠关系中的愿意合作者,意味着有所不同地看待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也视为其他物种的设计和欲望的对象。”
迈克尔・波伦,《纽约时报》的撰稿人,也是《哈泼》杂志的特邀编辑。他是两本获奖书的作者:《第二自然:一个园丁的教育》、《一个我自己的地方:一个业余建筑者的教育》。波伦现在与他的妻子和儿子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
世界是银子做的,不知怎的,这句隐喻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最开始听到它是在《白银时代》中,"我"的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说这话。"我"却不能了解他的意思。 其实我高中读这小说的时候,也不明白,只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封闭体系最终会走向熵的极大值,内部达成均一。银...
评分作者波伦行家记者出身,文字优美、意境迷人,他打破几千年来酝酿出来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想,试着从自然的角度,回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于是,他就有了迷人的发现,原来那些百变的苹果之所以一变再变,不是人在主宰,而是植物利用了人类,达成它们把自己的基因繁殖最大化的理想。 ...
评分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 (美)迈克尔·波伦著;王毅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71页 CNY17.00 Q94/26 大馆藏 真是不良出版社。 2004-01出版,271页的书,定价17元,转过年,2005-05再版,换了封面,272页的书,定价28元。这就是抢钱呀。 这书从作...
评分三本书一起写个感想 之所以放在这本书上,是因为森林生态学是专业书,而在此我不想说太多术语,虫师一直很受漫迷推崇,但却被认为没有理性构架,人们总是从美学角度去欣赏它。这本书是最合适我来抒发感慨,同时旁征博引的了。。 虽然也有人说译者给人感觉很不专业,序言写得煽...
I love Michael! Smart guy!
评分我们一般觉得植物是静态的,是被动的,是被动物利用的;但是实际上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利用其它种族的方式,就是瞄准对方的欲望来进行专门化的进化。这本书的思路新颖、论述详实,将自然看作是历史塑造者而非历史背景的观点和环境史的基本观点一致,此外作者还将对人与植物关系的理解和神话、宗教等人文背景与社会历史相结合,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 Q94-49/3122-2
评分去人类中心化的植物纪传史,从植物的角度切入,不同学科或分野或融合,上溯希腊神话民间传说,钩沉历史与文学典籍,又往往落脚于哲学问题,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各种妙趣在科普的枯燥外皮下图穷匕见。苹果之甘甜、郁金香之美丽、大麻之陶醉、马铃薯之控制,植物如此暗度陈仓,巧妙利用人类的欲望得以生存而人类却仍浑然不觉。
评分植物中心主义的人类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