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二战之前,美国按正常的思维方式制定了对日本的外交政策,珍珠港事件宣告这些政策彻底失败。所以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撰写有关研究日本民族性的报告,1946年公开出版,书名为《菊与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仍作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重要著作被人们广泛引用,显示出了悠久的学术生命力。
修正文库与新浪网联合推出的典藏本《菊与刀》,特请著名画家、日本美术史专家梅忠智先生遴选百余幅稀世珍藏的日本绘画,依照先后次序展示日本绘画的发展历程,为书中某些著名的论断寻找纯感性的印证。
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评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评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评分读书的时候就被无数人推荐的书。以前不屑于了解,后来想明白了,讨厌一样东西也应该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聪明的一休》,本尼迪克描写的幕府时代与一休中的描写没什么差别嘛。 还记得桔梗店老板的卑躬屈膝样子吗?那时候商人是比较富裕的,但商人...
评分Classics are meant to be read. Although reading is a very subjective matter in its essence, it is always safer to go with classics--at least, that would earn you some reputation over the dinner table. Japan has a fascinating culture and we Chinese take sp...
果然是论文,那么短。但是行文有一贯的欧美学术那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味道,不深奥,不枯燥,联系之前的《宛如梦幻》,对日本历史和文化多了不少了解。
评分人类学家的强悍我算见识到了,这姐姐都没去过日本呃
评分一个没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可以写出这样的书来,很厉害!
评分初看酣畅 深以为然 对日本略有了解后便能强烈感受到。。这是一个没去过日本没接触过日本人的西方人 对千头万绪的表象懵逼后结论先行 削足适履 靠想象力和文学功底调和成的诡辩之书
评分与日本为邻,首先需要了解其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