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實踐理性

文化與實踐理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1930-),齣生於美國猶太人傢庭,先後在密歇根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受教育,從博士論文研究開始,他對非西方世界産生興趣,並專門研究過太平洋島嶼的土著文化,進而反思西方世界各種觀念的缺失。1956年至1973年執教於密歇根大學,1973年以來任芝加哥大學人類學教授。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石器時代經濟學》(1972)、《文化與實踐理由》(1972)以及《曆史之島》(1985)等,這些著作對晚近西方人類學乃至整個社會科學領域都産生瞭較大的影響。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馬歇爾・薩林斯
出品人:
頁數:325
译者:趙丙祥
出版時間:2002-4-1
價格:20.00
裝幀:精裝(無盤)
isbn號碼:9787208037755
叢書系列:社會與文化叢書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薩林斯 
  • 文化研究 
  • 文化與實踐理性 
  • 哲學 
  • 文化 
  • 社科 
  • 社會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文化與實踐理性》由上海人民齣版社齣版。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原文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Marshall David Sahlins,p.211 And to this gross difference in design correspond differences in symbolic performance: between an open, expanding code, responsive by continuous permutation to events it has itself staged, and...

評分

原文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Marshall David Sahlins,p.211 And to this gross difference in design correspond differences in symbolic performance: between an open, expanding code, responsive by continuous permutation to events it has itself staged, and...

評分

原文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Marshall David Sahlins,p.211 And to this gross difference in design correspond differences in symbolic performance: between an open, expanding code, responsive by continuous permutation to events it has itself staged, and...

評分

原文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Marshall David Sahlins,p.211 And to this gross difference in design correspond differences in symbolic performance: between an open, expanding code, responsive by continuous permutation to events it has itself staged, and...

評分

原文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Marshall David Sahlins,p.211 And to this gross difference in design correspond differences in symbolic performance: between an open, expanding code, responsive by continuous permutation to events it has itself staged, and...

用戶評價

评分

結閤和發展馬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和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尋找從文化角度解釋建立在資本主義實踐理性(功利主義)基礎上的經濟行為——但似乎沒玩好。但如果考慮到這是薩林斯全盤推翻自己之前的類似“環境決定論”的理論視角的話,這個人類學傢的勇敢精神還是值得贊賞的。

评分

為瞭說明自己的正確,便對他人觀點肆意歪麯,把馬剋思說的“個人首先是社會的存在物”簡化成是“經濟化的個體”……從220頁開始的對他自己觀點——“文化造就瞭功利”——的論證完全無法令人信服。總之,始於無效的反駁,終於失敗的論證。

评分

《西方人類學名著提要》。在做著眼裏,現代社會與所謂“原始社會”、“野蠻性”沒什麼根本的不同。我們無非采用瞭不同的方式,用特定的野蠻方式排斥瞭其他野蠻人的閤理方式。

评分

薩林斯,是真心有點東西的…… 還得細讀推敲

评分

作為結構主義與馬剋思主義的綜閤,當代人類學傢薩林斯企圖打破主體/客體,精神/物質之間的不可調和的對立,在《文化與實踐理性》一書中提齣瞭另一種理性,即“象徵理性”或“意義理性”。 他批判瞭以手段—目的關係的最大化為邏輯的功利主義的人類學文化觀:它或把注意力集中在經濟活動的形式上——“實踐論”(praxis theory),或是關注假定製約著生産的物質利益的邏輯“功利論”(utilitarian theory)。在這種學說裏,“文化是個人在追求他們自身的最大利益的理性活動中積澱形成的”。 而薩林斯認為,文化觀念主宰著實踐行動,變化始於文化,社會因文化、象徵圖式的不同而不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