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哈里斯是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先后出版了二十多种专著,其中《文化唯物主义》和《文化的起源》等,在20世纪80年代均有了中译本。他的著述风格十分鲜明,观点独到,视野开阔,高深而又平易,雄辩而又详实。
马文・哈里斯的研究思路代表着学术发展的一种前沿方向,即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上去探索,动用各种可能的学科资源去求解人与文化之谜。《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正是这种方法的极好例证。
本书介绍了人类口味上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印度人不吃牛肉,以色列人不吃猪肉,欧美人不吃昆虫,亚洲人难消化牛奶、黄油和奶油?当代人类学家,诸多文化之谜的破解者向世界人首次讲述“吃”与“思”的故事。
本人想买书,这本书已经寻觅很久了哎,还没有找到呢。。。 有谁知道哪里有卖的吗? 我不要复印的,只要书!
评分本书主要涉及的是人类的动物性蛋白质饮食习惯。对吃牛肉、吃猪肉、吃马肉、吃人肉、吃猫、吃狗、吃虫子,还有为什么不吃肉等问题都有很有趣的展开。 至于小麦、土豆、辣椒、豆腐等,作者敬谢不敏啦。 所以素食者可以绕开走了。^_^
评分1、人们爱吃的食物比回避的食物更具性价比,营养、生态等方面成本收益平衡。 2、食谱差异主要源于生态限制。 3、动物性食物在人类种属的营养生理学上扮演着特殊作用。人类是沿着食肉动物的漫长过程进化出来的。动物性食物的实用性与稀缺性。 4、节约蛋白质饮食,如果不在吃肉的...
乍一看不错,经不起仔细推敲。尤其是作者在书中过分强调生态环境对人类饮食习惯的作用,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人饮食的研究。再有,对人类在饮食过程中的选择过于强调科学理性的解释,尤其是在对宗教这一影响因素分析时,透着一股浓郁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味道,令人颇有不快之感。
评分逻辑清楚,并且有趣,万分满足
评分世界真奇妙。
评分饮食观念有可能长期严重偏离生态基础,这一点作者没怎么提,远离阿拉伯的穆斯林,饮食禁忌还在。
评分作者自己说对于饮食的文化意义解读都不能“让我满意”。。好吧,文化唯物主义你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