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這個齣生在俄國、長在美國的美籍猶太人,是20世紀頂尖的科普巨匠和科幻文學大師,被譽為“國傢的奇跡與自然的資源”。他一生中創作瞭467部作品,涉及數字,天文學、地球科學、化學和生物化學、物理學、生物學、曆史、文學、科幻等諸多領域。
嚮來,過去纔是曆史,昨天纔是曆史。阿西莫夫卻與眾不同,他的《基地》係列寫的是“未來的曆史”,是“遙遠未來的曆史”,是“明天的曆史”!
阿西莫夫這位“未來曆史學傢”,這位美國的“太史公”,用“史詩”般的筆觸,用“基地”係列宏大的篇章,嚮讀者娓娓動聽地講述瞭來自“銀河帝國”、來自第一基地(通常稱為“基地”)和第二基地以及來自那個“騾”的跌宕麯摺的故事,把“未來的曆史”淋灕盡緻地奉獻給讀者。
《基地》是“基地”係列三部麯中扣第一部。統治銀河係達一萬兩韆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已經逐漸走嚮衰亡。這時間,隻有心事史學的一代宗師哈裏·謝頓預見未來銀河人人將會經曆一段長達三萬年、充滿無知、野蠻和戰爭的黑暗時期。謝頓於是設立集閤帝國中最優秀的科學傢,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期望它能成為未來世代人類的希望燈塔。
然而,隨著帝國的逐漸衰微,基地被好戰的強鄰包圍。人類也麵臨痛苦抉擇:嚮野蠻的勢力投降、甘心受控製?還是不顧被摧毀的危險起而奮戰?
《基地》这本书实在是太宏大了。无论在宏观架构还是细节处理上都闪现着天才的火花。 心理史学很有创意。借用其中的理论来解释经济学较之物理学不够精确的原因很有意思。 作者在书中用科幻的视角将西方的历史重述了一遍,其中也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史、思想史变迁的影子。
評分终于把基地系列的三本都看完了,这本虽然是第一本,但也是最喜欢的。喜欢开头对世界的铺垫,还有中间跳跃发展的历史,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生动。 觉得构思和情节出人意料但是又都很合理。而且感觉很大气。科学技术方面的构想现在看来似乎有点问题,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觉得阿西...
評分刚看过的那篇小说,里面有个说法很有趣,虽然是男人恭维女人的话,然而能做到如此别致有见地的恭维,也是难得呢。 你在我眼里是一个没有年龄的女人,有时从容淡定,好像历尽风霜;有时又慌里慌张,不知所措的样子,好像是一个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小丫头;还有你对世界充满着好奇...
評分1)之前正式出版的基地系列中文简体版,是叶李华先生最早的译本,是他在学生时代译的。 2)十年后,叶李华又重新修订了一遍,改正了很多错漏之处,这便是台湾2005~2007之间出的译本。我们这次出版的2012年中文简体译本,就是以这个译本为基础的。 关于这个译本的介绍,详情请...
評分好吧,虽说亲爱的编辑妹子看见了或许会生气,甚至会拍桌子批评我——居然说这样的话,怎么看都不像正面的书评嘛——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并不能算是《基地》系列的疯狂拥趸,至少现在不能算是了。为什么?因为我对这套书的感情,已经从奉为圭臬,听不得半句坏话,变成了“啊,这...
那個年代,一定是顛覆性的傑作。可現在讀,還是沒逃脫地球的套路。
评分那個年代,一定是顛覆性的傑作。可現在讀,還是沒逃脫地球的套路。
评分三體2的結構真的和基地好像啊。
评分謝頓的心理史學極具魅力也同樣危險,謝頓正是基地世界中最大的洗腦者,他的繼任者們策略性的將科學宗教化,而沒有意識到自己正是被謝頓洗腦,失去瞭創造性的信徒,首先謝頓 製定的這個龐大計劃未必100%可靠,但是卻有100%的排外性,謝頓心理學的限製導緻絕大多數人被剝落瞭知情權,而這龐大計劃又極為脆弱,以緻會被稍多的知情人數的心理變數所摧毀,拋開這個計劃本身的烏托邦與不可行性不談,即便沒有騾的齣現,這個計劃也會因固步自封和知情者盲從所導緻的危機反應能力缺失而毀滅,這本就是一潭死水,任何戰綫過長的計劃,任何縝密到精細的計 劃,任何容不得變數的計劃,全都注定隻有失敗的結局,我一直感覺基地係列水平很一般,勝於帝國,但是比機器人差多瞭,被哄抬到這樣的高度隻是因為科幻界草創期經典寥寥,後人以訛傳訛而已
评分讀完終於深深明白本拉登的“基地組織”起源何處。本拉登從美國通俗小說和美國大片裏收獲多少啊!果然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