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寻求都市梦 第一章 到上海去 上海的贫民区 它们是一个整体,是上海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众多城市居民的家。到了民国末期,差不多有100万,或者说大约1/5的上海人口居住在贫民区。就日常生活所涉及的一切而言,上海可以被视作一只由众多小蜂窝构成的蜂巢个紧密的、拥挤的、多功能...
評分在《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中,作者认为老百姓在面对近代中国巨变时,其实很理智、多元并且实际,人们守旧并不是为了保存传统,更少考虑爱国主义,仅仅只是因为旧的生活方式更舒适,或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如果有实际需要,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旧方式,...
評分卢汉超的著作《霓虹灯外:20世纪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中文版最初于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属于“上海史研究译丛”之一。卢汉超原籍上海,时为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近代中国城市都市化与工业化研究,该书为他赢得了极高声誉。时隔十余年,山西人民出版社近...
評分《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下文简称《霓虹灯外》)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上海社会日常生活史考察的著作。作者在此书中将往常被历史研究所遗忘的“大众”置于历史书写的中心,对城市中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并赋予了人力车夫、小市民...
評分中国文化中对家的坚持,即便是刚来上海的贫苦农民,再穷也要搭个滚地龙,真正在大街上乞讨的西方意义上的无家可归的人,相比5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3000人。 上海租界的核心地区,具有高度商业价值的南京路,福州路一带,到1930年代就再也没有建造新的石库门房子和新式里弄。 ...
視角深入,材料豐富,組織得當,語言也很好,簡直看不齣來是譯作。讀來津津有味,仿佛重新看到瞭上個世紀初的上海。非常推薦。
评分絕對好書
评分好好看
评分#PDF# 4.7 分。
评分在想:即便筆下僅有生活的血肉,如果寫得好,似也有瞭傳布的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