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與托爾斯泰

歌德與托爾斯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德] 托馬斯·曼
出品人:啓真館
頁數:477
译者:硃雁冰
出版時間:2013-4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8104999
叢書系列:托馬斯·曼作品
圖書標籤:
  • 托馬斯-曼
  • 托馬斯·曼
  • 歌德
  • 托爾斯泰
  • 文學
  • 德國
  • 外國文學
  • 文學研究
  • 歌德
  • 托爾斯泰
  • 文學
  • 經典
  • 德國
  • 俄國
  • 小說
  • 思想
  • 哲學
  • 人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歌德與托爾斯泰》作者托馬斯•曼說瓦格納的作品“不是讓人娛樂的,而是促使人進行思考的”,他的作品亦然。《歌德與托爾斯泰》書如其名,托馬斯•曼中對歌德、托爾斯泰、席勒等幾位偉大文學傢及其作品進行瞭闡釋,如歌德的《浮士德》、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席勒的《華倫斯坦》等,通過比較他們思想與性格的異同,為這些文學巨匠們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文學與思想肖像。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托馬斯• 曼( T h o m a s M a n n ,1 8 7 5 —1955),是20世紀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傢和人道主義者。其長篇小說《布登勃洛剋一傢》(1901)的齣版,使其25歲就進入德國重要作傢行列,並於192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其他重要作品還有《魔山》(1924)和《浮士德博士》(1947)等。

譯者簡介:

硃雁冰,德語教授, 196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文係,曾任1986至1992年度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和1992至1996年度高等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日耳曼學聯閤會(IVG)會員。上世紀80年代在德國沃爾芬比特圖書館作儒傢思想在德國的接受(至18世紀末)的專題研究,發錶論文《耶穌會與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萊布尼茨與硃熹》(德文)、《赫爾德、歌德和席勒著作中的儒傢思想》(德文)等九篇。譯著涉獵哲學、基督教神學和文學等十幾種。

圖書目錄

001  譯者序
009  歌德與托爾斯泰——人文論題未完稿
133  歌德——市民時代的代錶
173  歌德作為作傢的生涯
203  論歌德的《浮士德》
251  論《安娜? 卡列尼娜》——
為一個美國版英譯托爾斯泰作品集寫的序
271  關於歌德的幻想——
為一個美國版英譯歌德作品選寫的序
313  論萊辛——在普魯士藝術科學院萊辛紀念會上的講話
333 試論席勒——為紀念席勒一百五十年忌辰而作
427  越洋之旅中讀《堂吉訶德》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博尔赫斯在赞颂能自由出入于阴阳两界的神秘人物斯维登堡时曾留下了如下诗句,“那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芸芸众生中间行走。”,这句诗用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及《歌德与托尔斯泰》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不过份,他们仿佛一座座高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

評分

博尔赫斯在赞颂能自由出入于阴阳两界的神秘人物斯维登堡时曾留下了如下诗句,“那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芸芸众生中间行走。”,这句诗用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及《歌德与托尔斯泰》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不过份,他们仿佛一座座高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

評分

博尔赫斯在赞颂能自由出入于阴阳两界的神秘人物斯维登堡时曾留下了如下诗句,“那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芸芸众生中间行走。”,这句诗用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及《歌德与托尔斯泰》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不过份,他们仿佛一座座高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

評分

博尔赫斯在赞颂能自由出入于阴阳两界的神秘人物斯维登堡时曾留下了如下诗句,“那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芸芸众生中间行走。”,这句诗用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及《歌德与托尔斯泰》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不过份,他们仿佛一座座高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

評分

博尔赫斯在赞颂能自由出入于阴阳两界的神秘人物斯维登堡时曾留下了如下诗句,“那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芸芸众生中间行走。”,这句诗用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及《歌德与托尔斯泰》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不过份,他们仿佛一座座高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

用戶評價

评分

曼似乎已成為我們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一個媒介。

评分

從7月6號開始一直讀到現在,這本書大概見證瞭寫什麼吧。

评分

歌德的恢弘給我帶來瞭痛苦,朋友甚至開玩笑說我患上瞭歌德憂慮癥,曼對於歌德的解讀則多少給我帶來瞭一劑清涼,藉由他的闡釋,我得以漸漸撥開“雲遮霧繞的布羅肯山”,何況,曼將我最敬愛與理解的托爾斯泰與歌德放在瞭一起。這兩個人通過什麼聯係在瞭一起?自然之子的身份,在他們的對麵,則是作為精神之子存在的席勒與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然渴求著精神化(歌德曾被告誡不要太靠近康德,其實我相信他永遠隻能更靠近斯賓諾莎而非將人的尊嚴置放在純粹理性中的康德),而精神則渴望著自然,他們均透露齣一股靡菲斯特式的否定。我很喜歡曼抓住的那些精準的點,何以成托翁與歌德都是自然之子?他們令人吃驚地在動物性、肉身性、有機體上傾注瞭關注,隻不過托翁走嚮瞭死亡哲學,而歌德走嚮瞭自然哲學,他們也都對教育與文明的齟齬做齣瞭殊途同歸的選擇。

评分

看譯者序就知道並不是德語翻譯問題,是譯者文風本身就有問題。

评分

曼似乎已成為我們連接過去與現在的一個媒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