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编著者乔治·奥威尔。
《1984(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内容提要:奥威尔笔下,1984年的英国是一个处于“老大哥”统治之下的极权国家,主人公温斯顿是在国家“真理部”的外围党员,专门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在工作中,温斯顿逐渐产生了对“老大哥”的怀疑,并同另一外围党员产生感情,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仁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坚信2+2=5的“思想纯洁者”。
乔治•奥威尔: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记者、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年轻时做过殖民警察,也参加过西班牙内战,这些经历坚定了他反极权的政治立场。1948年,奥威尔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1984》——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极权政治讽喻小说。
最近断断续续在看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别人问我它是什么书的时候,我会很严肃地和他们说:这是一本很恐怖的书。 说它是恐怖之书不是说这书写的是恐怖故事,而是让你看了以后你会觉得不寒而栗,你会庆幸自己暂时没有生活在那样的氛围之中。 单看我的这题目吧,...
评分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一本已经被研究得透烂的书,但不管政治学家将其剖析得如何不留余地,我依然想写写合上书那一刻自己心中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自己的体会哪怕再重复毕竟也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是一种奇妙又难得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被一股巨大又庞杂的情绪充斥,一时间想到书...
评分再看了一遍《一九八四》。是在对自己提醒。每一天过去,困囿在自己的小情绪里,其中有多少关乎这个世界的命运呢。没有。每一天过去,偶尔升起的失落感幸福感那么隆重,沉沦其中,似乎就可以称之为生命的全部了。欢喜,悲伤,其实真的有多少关乎人类的命运关于未来的人类呢。没...
评分 评分朋友曾经问,看过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多人说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
闻名已久,的确是佳作,但文敏的用词令人不喜。比如三次用“装逼”一词,根本是明显的别字,而且不符合构词法。用网络上的新词翻译早期的文字,总令人感到不快。摩托日记中亦有此译,译笔之匮乏令人担忧。此书的结构出奇的好。451也许模仿的它,然而承转启合,细节精到,想象大胆。社会科学方面的幻想也应该称为科幻。想到V字仇杀队、心理观测者,乃至来自新世界,其实这种类型的小说似乎已被奥氏写完了,只剩下斗智。下面要读一读董乐山的译本,想必风味不同。
评分没有什么悬念的结局,不过铺陈得很好。不过感觉作者可以更有野心一点,或者说把各方出境交代的更好一些,目前看来就是反集权。不过还是很喜欢,毕竟奥威尔构建和预言了一个时代,现实和这个叙构的世界区别可能也就是时间的速率。
评分恐怖啊。。。这简直是在讲我国的,尤其是某一时期,简直如出一辙。。。看着书,脑子里都是MAO,雷锋之类的角色。。。其实王小波从这书里获益颇多吧,他的《黄金时代》不就是另一种风格的《1984》?!形神兼备
评分恐怖啊。。。这简直是在讲我国的,尤其是某一时期,简直如出一辙。。。看着书,脑子里都是MAO,雷锋之类的角色。。。其实王小波从这书里获益颇多吧,他的《黄金时代》不就是另一种风格的《1984》?!形神兼备
评分人生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