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三百年祭

甲申三百年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郭沫若
出品人:
頁數:35
译者:
出版時間:2004-4
價格:3.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04296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郭沫若
  • 政治
  • 明史
  • 中國曆史
  • 甲申
  • 明清
  • 明朝
  • 甲申年
  • 明末清初
  • 曆史反思
  • 三百年祭
  • 李自成
  • 崇禎帝
  • 農民起義
  • 朝代更迭
  • 文化批判
  • 政治寓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郭沫若同誌的《甲申三百年祭》,寫於一九四四年,是為瞭紀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勝利三百周年而寫的。這篇文章先在重慶《新華日報》發錶,後來在延安和各解放區印成單行本。

偉大領袖毛主席一九四四年在《學習和時局》一文中曾指齣:“我黨曆史上曾經有幾次錶現瞭大的驕傲,都是吃瞭虧的。”“全黨同誌對於這幾次驕傲,幾次錯誤,都要引為鑒戒。”又說:印行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叫同誌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著者簡介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齣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傢、曆史學傢、新詩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圖書目錄

甲申三百年祭
關於李岩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们批评历史人物,往往觉得有些历史人物偏狭愚昧短视的厉害.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和"缺乏自觉性" 大明的百姓都人相食了,大明都要亡国了,以勤勉著称的崇祯帝国为什么有金银布帛烂于内库?几十万清兵已经快压境了,为什么大顺的几十万农民军还在京城里搜刮劫掠享乐? 可是历史...  

評分

粗粗读了一回,开头挺认真,因为是老师上课时提起的。看到分析吊树死的主时,甚感单薄,只从正反二面,我想看的上下左右呢?没看到全方位的,当然煤山上的主不是本文的重点。继续看下去,大量引的《明季北略》,就提不大起劲来了。于是越看越快。 很多人说此文是迎合我...  

評分

刚愎自用,“要誉”,私财,打击一派军阀,但转过头,自己却又重用侍臣,这不活脱脱的蒋委员长嘛。 李闯革命半途而废,听信侫言,错杀李言,这指示的当然是延安了。整风运动不能演变为壮士未酬的悲剧。 李言者,又是谁呢?乃是对国家,对民族有大贡献者,无问东西也。 郭老这篇...  

評分

我们批评历史人物,往往觉得有些历史人物偏狭愚昧短视的厉害.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和"缺乏自觉性" 大明的百姓都人相食了,大明都要亡国了,以勤勉著称的崇祯帝国为什么有金银布帛烂于内库?几十万清兵已经快压境了,为什么大顺的几十万农民军还在京城里搜刮劫掠享乐? 可是历史...  

評分

刚愎自用,“要誉”,私财,打击一派军阀,但转过头,自己却又重用侍臣,这不活脱脱的蒋委员长嘛。 李闯革命半途而废,听信侫言,错杀李言,这指示的当然是延安了。整风运动不能演变为壮士未酬的悲剧。 李言者,又是谁呢?乃是对国家,对民族有大贡献者,无问东西也。 郭老这篇...  

用戶評價

评分

郭沫若於1944年寫的反思明亡三百年的著名文章,著重分析瞭崇禎亡國、李自成失敗和李岩悲劇的由來,史料拿捏得當,也沒有太牽強地下結論,很不錯。

评分

李岩的悲劇永遠值得迴味!

评分

郭沫若於1944年寫的反思明亡三百年的著名文章,著重分析瞭崇禎亡國、李自成失敗和李岩悲劇的由來,史料拿捏得當,也沒有太牽強地下結論,很不錯。

评分

作者是真不明白還是裝糊塗,迴他幾點:1.流寇無纔能主政中華;2.滿清統治並非比明差,遠在李自成張自忠之上;3.沒有哪個政權可以長治久安流芳萬世,終究是被替換,民主是和平的替換。

评分

大手筆。假裝“曆史學傢”的可以去死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