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信基督夜信佛》内容简介: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等;以及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发表。1998年肾衰竭致尿毒症,终至透析。之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以及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2010出版随笔集《扶轮问路》和剧本与影评集《妄想电影》。2010年底去世。2012出版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
时隔6年,重读这篇《昼信基督夜信佛》,许多动人处不觉莞尔。时间这个车轮,六年间,成百上千个日子碾过去。他的这篇文章不再那么难读了。是因为时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也消磨了许多我那难解的晦涩诎奥。 在我迫不及待再老、还要再老些、迎接知天命的年轮里,在我醉心于儒释道...
评分《给小水的三封信》1.孤独不好,孤独意味着自我封闭与满足。孤独感却非坏事,他意味着希望敞开与沟通,是向往他者的动能。/过程重于目的。当然,目的不可没有,但真正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完善。而完善,惟可于过程中求得。2.恐惧源于孤独。人为个体,恐惧源于外在。谦卑者重内在...
评分在当代作家中,若论以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入自己的写作中,恐无人能出史铁生其右了。转瞬间,斯人已逝去一年多,虽然北京的地坛公园仍未见他的雕像,但我们未必要为此太过遗憾,因为史铁生的精神印迹早已留在无数人的心中。生前的史铁生虽受病体所困,作品的数量不算太多,不过...
评分时隔6年,重读这篇《昼信基督夜信佛》,许多动人处不觉莞尔。时间这个车轮,六年间,成百上千个日子碾过去。他的这篇文章不再那么难读了。是因为时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也消磨了许多我那难解的晦涩诎奥。 在我迫不及待再老、还要再老些、迎接知天命的年轮里,在我醉心于儒释道...
评分想起买这书,是因为曾经我在佛与基督之间徘徊不止。虽然最后结果是更认同佛家,但也是想缅怀一下当初在异国他乡时的迷茫与徘徊。 以前高中时学习《我与地坛》,觉得史铁生是一个很有深度想法很多的作家(不过试问哪位作家不是呵呵)。这是高中后第一次认认真真看史...
看到这个标题,你会问为什么吗?若是肯定的答案,那你就该看看这本书
评分如另一位豆友所说,关于生死,你真的可以问问史铁生。受益颇多,也作了一些摘抄。
评分关于生死,你可以问史铁生。
评分“爱命运者才是伟大的人。”
评分一万字,我也是读了一半就放了。可能要到一定心境才会相通吧,这种文字不能论好坏,只能看缘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