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國的形成

儒教中國的形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齊魯書社
作者:林存光
出品人:
頁數:306
译者:
出版時間:2003-10
價格:1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331250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儒學
  • 思想史
  • 經學
  • 曆史
  • 儒教
  • 林存光
  • 政策文化
  • 政治文化
  • 儒傢思想
  • 中國曆史
  • 文化史
  • 思想史
  • 社會發展
  • 政治史
  • 傳統文化
  • 中國哲學
  • 曆史文化
  • 文明起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所研究的問題是:傳統中國社會深受儒教文明的浸潤,而作為一個、有著崇尚儒教文明的悠久曆史傳統的國度即“儒教中國”,它的形成或演生究竟是怎樣的呢?儒教在傳統中國是如何取得它統治思想的閤法地位或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性地位的?換言之,曆史上的儒學與我們民族的社會政治——曆史文化的現實境遇是如何實現其充分地整閤的?它在曆史上究竟扮演瞭一種什麼樣的文化角色?

為瞭能夠具體而透徹地把握並闡釋清楚上麵的問題,本書所論述的範圍主要限於春鞦戰國至秦漢這一特定的曆史時期。段學在漢代的意識形態化正是傳統“儒教中國”形成的關鍵,對這一問題的抉發與闡釋正是傳統貫穿在作者的整個研究之中而起統攝作用的核心主題。圍繞這一主題,作者道德係統地論述先秦儒學的理論實質與思想主題,並著重闡述一種能激發人們新的洞見的理解儒學的獨特思路;其次,作者將在社會係統之閤法的結構性因素的意義上重新榫儒學的意識形態本質,而不僅僅是給它一階級的定性而已;然後,是對儒學的意識形態化過程,特彆是對儒學與政治在戰國秦漢之際分化與整閤的關係模式及現實政治文化的演進變化問題,進行曆時性、動態性的具體考察;再接下來,通過對漢代經 學所作的解釋學審視來透視儒學在漢代的學術轉型及其意識形態性徵,並進一步對舒暢學的意識形態功能進行係統地分析與批判;最後,在結語部分,作者將概要性地總結一下對儒學的曆史的反思,並嘗試性地討論和展望一下儒學的未來命運及中國文化的成長問題。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問題·方法與理論
第一部分 理論基礎
一 孔子·儒學及其問題框架
1 孔子:一個詮釋的神話
2 理解儒學的新思路
3 《論語》的一種閱讀方式
4 儒傢思想的兩大主題:人和政治
5 儒傢的生存悖論
二 意識形態的理論視野與儒學研究
1 “意識形態”的意涵
2 儒學意識形態本質的重新檢討
3 儒學的政治化
4 一項政治文化研究
第二部分 問題研究
三 儒學的意識形態化
1 問題的提齣
2 政治的發展
3 儒傢的情境定義
4 法傢的挑戰
5 儒學與政治:從分化疏離到整閤互動的製度化
6 更進一步的解釋
四 經學:解釋與應用
1 引言
2 經典解釋一般
3 漢儒的解經學
4 視界的融閤和走嚮應用的經學
5 包容與霸權:經作為意識形態杠杆
五 儒學的意識形態功能
1 文化守成:作為意識形態階層的自覺
2 大一統:王權的輪迴與孔子的神話
3 閤法化:反思與辯護
4 社會曆史功能
六 結語:意識形態與文化的成長
1 曆史反思
2 話語轉換
3 中國文化成長的展望
4 餘論
附錄:文化政治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可以讀

评分

知識社會學研究。論文引用過。

评分

一般般

评分

一般般

评分

可以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