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衰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梭罗是一位天才人物,性格迥异,对农民们来说,他是一位最娴熟的勘测者,甚至比他们更了解他们的森林、草地和树木,但也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写出了本国最好的书。
梭罗,美国著名作家,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
觉得这版的翻译糟糕,读不下去,如翔在喉? 花钱买了失望又后悔? 不要后悔! 这位版税即将破百万的李继宏老师在广播内宣布: “楼上那些瞎逼逼的,你们去找本书看了再来会死吗?去买本我译的《瓦尔登湖》,看了不满意,拿发票来找我退钱,双倍。” - 伯恩斯李 http://www.do...
评分“我生活在瓦尔登湖,再没有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我是它的石岸,是他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在我的手心里,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隐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一个哈佛大学的28岁的毕业生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
评分 评分第一次准备读《瓦尔登湖》的时候我17岁,后来捧起了米兰昆德拉就再也没有翻开过梭罗一次了。有时候想想也有趣,如果那时候我不过度沉湎于昆德拉的情绪与情感之间,是不是此后的人生也不会执迷地以体验爱情来体验生活? 当然,这是玩笑话。 12年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现在过的生...
评分10.23至11.9,每天用睡前的时间重读完了。这本书的对我而言已经非常亲切,特别是最开始读的那章,隔着书都能听到作者的坚定反问,“两个住得最远的居民之间离得有多远?那颗星的直径我们的仪器都测不出来,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由此也可见,梭罗也是很喜欢争辩的,他不是隐士...
实在看不下去。。。整一个囫囵吞枣,打算过几年再看看
评分译得不好,连最后几年和最近几年都分不清,还翻译什么书。缺乏散文的美感,感觉就是逐字逐句的过了一遍,而且作者也不懂梭罗要表达什么。原著我并不是很喜欢,虽然骨骼清奇又自成一派,但觉得过于刚愎自用和傲慢。尊重这种生活方式,每个现代人也需要了解生活之路并非只有眼前这一种。荒野生存的那哥们一定是梭罗的信徒,可惜了,最后都是受困于自然,英年早逝。总的来说,就是宣扬了一种需要了解和尊重,但我个人并不认同的生活方式。清华校长把这个送给入学新生,这个点也还蛮值得玩味的。
评分经典绿色文学,对我生活哲学影响很大
评分。。。。。能坚持读完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评分这本书译的很烂,让人不知所云。让人怀疑是用金山快译翻的。公认还是徐迟的翻译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