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记录了她在学前儿童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阐述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为儿童的利益所作的孜孜不倦和真诚的努力将使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秘密,正如科学的调查研究能使我们洞察众多的自然秘密一样。”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而轻视游戏的作用,把游戏仅视为闲暇时的一种快乐的消遣;过分强调教具的价值,而贬低玩具的价值;具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等等。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方法的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利用、改造和创新。
《童年的秘密》是意大利祖师级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著作,其中文译本晦涩难懂,提炼其主要观点如下: 1) 儿童敏感期:儿童敏感期是蒙台梭利的重要观点,在4个月到3岁,儿童对秩序有着天生的敏感,如果秩序被打乱,就会造成儿童内心的不安。 2) 儿童对...
评分儿童敏感期: 敏感期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敏感期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是生物在初期生长发展的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敏感性,在个体想要获得某种特性时会表现出来,一旦完全拥有了这种特性,其敏感性也会消失。如果儿童在敏感期没有按照自己的敏感性指令形事,就会使这种明感性减弱直...
评分所有成年人,无论是母亲、父亲、老师或是其他的儿童监护人,几乎可以说所有的成年人都说自己爱孩子。但是,爱呢? 今时今日,成人们应该勇敢站在被告席上,和为儿童幸福负责的整个社会,一起接受心灵的拷问。 世界上最毒的花,如果没有土壤,是长不出来的。 “无知”,就是所有...
评分在这个思潮纷繁的教育领域,各种成才之路,成功教育的书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其中很多书是火爆一时,风靡一阵,终究是昙花一现,但是这本《童年的秘密》却渐渐从角落里被人发现,并在实践中逐渐显示出她的光茫来。 教育历来都和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要评论一...
评分很喜欢本书中的譬喻,父母总想把孩子引向自己的生活轨道,这种行为就像蝴蝶弄破幼虫的茧去强迫它飞,像青蛙逼迫蝌蚪离开水去陆地生活。我们满以为自己深知什么样的生活是正确的,以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犯了太多错误。 这本书可以和前几天读的崔玉涛关于婴儿...
有种浅尝辄止的感觉,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确实实践得出的结论。其中一个观点是通过让儿童自由活动而自主建立纪律,存疑。不过总体让儿童自由发展,应该是顺应天性的道理;只是大人也应该有权利,当大人与孩子的权利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置?一味迁就只怕损害了大人的自由。
评分2019.10.20揠苗助长,不如顺势而为。 如同植物的幼苗自然就会光合作用,又如同昆虫的幼虫特定时期是会有趋光效应,所以能够吃到树枝顶部最鲜嫩的叶芽,人类孩子也有很多特定的敏感期,书中把它称之为内在精神胚胎的成长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的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如果把孩子比作是含苞待放的小苗,那么成人要做的是给他足够的阳光雨露的滋养,给他成长所需的爱和安全感,捕捉孩子发展的敏感期,遵从他的内在发展规律,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避免揠苗助长式的粗暴干涉。
评分认识儿童其实是了解自己
评分也不知道是说翻译较差呢还是原著的内容编排不够合理。原本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的对儿童心理的深入分析一点儿都没看到,大半本书的文字都是在控诉成人对儿童的迫害和为什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帮助儿童成长。说了太多why,却没有好好阐述how。是先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知道是源自蒙台梭利的思想,所以特地想翻原著加深理解,反而有些些失望。
评分不愧是从医出身,对人体结构和自然万象旁征博引。观点能够认同,这本书里把儿童捧若天神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