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是昂带西方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Frich Fromn,1900-1980)写的一本通俗哲学著作。
这本书对当代西方社会所标榜的“自由”,以及这种“自由”给人带来的负担与威胁做了独到的分析,特别在对现代人的心理发展方面有许多前所未有的观察。
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1900.03.23—1980.03.18)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埃里希·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自由是一个最常被人提起的美好概念之一.法国大革命起”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飘扬在欧洲上空, 巴德里克•亨利在殖民地呐喊出”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自由如同那个女神,被万人崇仰,却又披着神秘的面纱让人无法捉摸. 自由也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人类...
评分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看这样的心理分析的书。 记得在那些日子里,每次和一个同学吃饭,都会把里面的观点拿出来现学现卖。想想那时的自己,真是很傻很天真。再想想我那同学,只能是说声迟到的抱歉了。 从小到大,我都自认为是一个行动能力很差的人,是一个逃避的人,所谓趋利避害...
评分1933年,因为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弗洛姆不得不离开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纳粹党的逆行倒施,给作为人本主义哲学家的弗洛姆带来了巨大的刺激。而就在前一年,弗洛姆在《精神分析的性格理论及其社会学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
评分 评分《逃避自由》这个名字吸引了我,够酷。 分了三个晚上看完它,以我的习惯,短期内是不会再看第二次。所以我永远谈不上以研究的科学态度去读书,只是不求甚解的那个层次。所以请大家也用“无知者无畏”的态度对待我吧~~~:P 自由=孤独!?所有人的命题!永远的反...
了解自己,发掘自己,才有了自由的基调,而这种自由必然是从社会和历史这样的横纵维度下探讨才有意义。很多东西不是无感无觉,可能是从没有深入的剖析自己,了解自己。Love of life.
评分如今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利己的环境,而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孤独。
评分人格心理的发展,以及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为人父母的也可以看看。附录部分比较难理解。
评分了解自己,发掘自己,才有了自由的基调,而这种自由必然是从社会和历史这样的横纵维度下探讨才有意义。很多东西不是无感无觉,可能是从没有深入的剖析自己,了解自己。Love of life.
评分本书成于二战期间,由中世纪文化与理念入题,接而由相关人物、代表理念延伸,继而探究“虐待狂”与“受虐狂”之间关系,引出其时正发生的大事件与人们—压迫、法西期与那些自以为自由或在追寻自由,实为愚昧的人。全书一气呵成,引经据典,论证严谨,发人深省。 讨论主题是自由于现代人的双重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