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默德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曾多次获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本世纪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本书是根据美国午日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马拉默德短篇小说全集》翻译的。原书包括马氏短篇小说53篇,本书只选其中26篇。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
马拉默德出生于布鲁克林,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他先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任教,1961年加入本宁顿大学任教。由于缺乏学历,他不能教授文学,并且只能长期担任讲师。但他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在欧美及世界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描写短篇,堪比契诃夫、巴别尔;他写犹太人,直逼索尔•贝娄;他揭发荒谬,不下奥威尔、索尔仁尼琴。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底层犹太人的困苦生活,描摹他们的喜乐悲欢和强韧性格;其风格幽默而含蓄,色彩浓重而明朗,笔端饱含着同情小人物的悲悯精神。他几乎囊括所有美国最要的文学奖,是两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以及普利策文学奖和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的得主。他的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魔桶》(The Magic Barrel,195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修配工》(196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以及《抽屉里的男人》(The Man in the Drawer,1969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本评首发于《文汇读书周报》第1775号第四版“书人茶话”(2019年8月12日发行) 我有个不知道是否经得起推敲的看法:如果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作者亲手编订的,那它就有了长篇的意味,里面每一则短篇就不可随意抽离了。 美籍犹太裔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短篇集《魔桶》就是这样。...
评分 评分这本书给我开了第三只眼,在关于二战中犹太人的灾难这个问题上。一直以来,我只知这个民族在二战中遭受到的巨怆,有关他们的沉重,哭泣,哀伤,世界每个角落尽知。而关于他们在战后的恢复崛起,我们很多都将之归于他们的商业天赋。起码,这是我的认知。直到读完《魔桶》,才一...
评分感伤…… 很难再用别的字眼形用度过这本书的感觉。除了看屠格涅夫的书之外震得很在看到有这种感觉的书。书中弗洛伊德的学说可以抛开不谈。淡淡的感伤足以使人落泪。 不同于欧.亨利,这本书永远属于少数人……
怎么这么有滋味呢?
评分犹太人的浑浊的碎碎念
评分补记
评分妈书
评分以前高中课本上有他的《魔桶》,在学校图书馆无意中看到了就借来了。小说还不错,但不太明白为什么在作品中一定要强化“犹太人”这个概念,有很多地方还在刻意影射某些事情,读得总觉得有些别扭。译序中提到作者作为犹太人在童年时期经历过许多苦难,亲历许多灾难,但是似乎没有必要一遍遍去这样刻意描绘。另外译序很傻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