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暴

尘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唐纳德·沃斯特
出品人:
页数:404
译者:侯文蕙
出版时间:2003-8-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8571
丛书系列:生态与人
图书标签:
  • 环境史 
  • 尘暴 
  • 历史 
  • 美国 
  • 生態 
  • 生态 
  • 美國 
  • 唐纳德·沃斯特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生态与人”译丛。

历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是在南部大平原上长大的。他的这部关于1929-1939年间的毁灭性时代的纪录,既是一部大平原的通史,也是对两个特殊的尘暴地区——俄克拉何马州的锡马龙县和堪萨斯州的哈斯克尔县的集中研究。沃斯特说明了造成了大萧条的同一个社会如何酿就了尘暴,而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又如何未能捕捉住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他还特别注意探讨前面提到的那些情况今日依然存在,以及它们是否有可能再次带来甚至更为严重的危机。《尘暴》表明,从一种生态的角度可以对我们的历史,以至我们的未来做出怎样的解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Worster既不是一个生态学家,也不是一个经济学家,或许正是由于他只关注于历史的循环演替,而没有陷入现代技术的沼泽,才得以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富穿透力的目光来跨越狭隘的所谓“专业”的藩篱,从历史中来探询现实问题的根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传统自然体系的冲突已然不可避...  

评分

1930年代,美国中部大平原上发生了一场破坏极大、影响深远的沙尘暴灾害,风沙弥漫的景象时时可见,数以万计的难民逃离此地,农场、牧场被抛荒废弃,经济损失难以计数。这场尘暴影响持续之久,几乎贯穿整个30年代,以至后来有“肮脏的三十年代”一说;波及之广,堪萨斯、科罗拉...

评分

1930年代,美国中部大平原上发生了一场破坏极大、影响深远的沙尘暴灾害,风沙弥漫的景象时时可见,数以万计的难民逃离此地,农场、牧场被抛荒废弃,经济损失难以计数。这场尘暴影响持续之久,几乎贯穿整个30年代,以至后来有“肮脏的三十年代”一说;波及之广,堪萨斯、科罗拉...

评分

1930年代,美国中部大平原上发生了一场破坏极大、影响深远的沙尘暴灾害,风沙弥漫的景象时时可见,数以万计的难民逃离此地,农场、牧场被抛荒废弃,经济损失难以计数。这场尘暴影响持续之久,几乎贯穿整个30年代,以至后来有“肮脏的三十年代”一说;波及之广,堪萨斯、科罗拉...

评分

1930年代,美国中部大平原上发生了一场破坏极大、影响深远的沙尘暴灾害,风沙弥漫的景象时时可见,数以万计的难民逃离此地,农场、牧场被抛荒废弃,经济损失难以计数。这场尘暴影响持续之久,几乎贯穿整个30年代,以至后来有“肮脏的三十年代”一说;波及之广,堪萨斯、科罗拉...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太好了!尽管有些分析有点贴标签的嫌疑。

评分

环境史入门。

评分

double E system.

评分

写得太好了!尽管有些分析有点贴标签的嫌疑。

评分

沃斯特笔下的南部大平原是一种失去了“地方感”的社会,交通媒介把美国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大众社会”——人们通过对外界讯息的掌握,得知自己可以购买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他人已经拥有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消费的全国性冲动,变成欲望的连锁反应。对消费行为的效仿,形成了全国相似的超出自我需求的巨大消费欲望。资本家正是通过这种大众文化操纵消费者和创造越来越大的市场。被资本主义文化理念裹挟下的欲望无休止扩张,这便是在沃斯特笔下,尘暴等环境问题的根源。沃斯特是激进而锋利的,这样的环境困局下,他否定了调整到与自然维持平衡的设想,也否定技术改良的办法,而是直接把问题放在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理念的根源。但对资本主义的考量还可以更进一步商榷,资本主义内在的动力可以导致对资本主义的削弱,是否会走向对自我的改造还未可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