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

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孟泽思
出品人:
页数:253
译者:赵珍
出版时间:2009-6-1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093765
丛书系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图书标签:
  • 环境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清史
  • 孟泽思
  • 经济史
  • 生态
  • 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
  • 历史
  • 清代
  • 森林
  • 土地管理
  • 生态
  • 历史
  • 政策
  • 资源
  • 治理
  • 环境
  • 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世纪,令来到中国的西方游客吃惊的是,中国不仅森林缺乏,而且仅存的一小部分森林仍然在遭到无情的砍伐。然而,在所有关于毁坏森林的报道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树木仍然被种植,森林仍然被维护。《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考察了林地的毁坏与保护、维护和管理之间各种力量的平衡,从对毁林原因的探究人手,进一步探讨了在一种主流文化背景之下,在一种不断把荒地转换为耕地的逆境中,森林管理体系趋向稳定的各种条件。从中可以看到,森林管理体系在中国早已存在。

作者简介

Nicholask Menziesph

福特基金会前项目官员,西方研究中国森林史的主要权威,也是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六卷第三册,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森林部分的撰稿人。孟泽思既是汉学家,也是多年来帮助中国政府进行植树造林的专业林务员。

目录信息

引论
第一章 中国的森林
森林植被
环境变迁:土地破坏与毁林
华北和西北地区
东北和南部地区
毁林的曲折途径
直接影响森林的力量
间接影响森林的力量
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
第二章 森林的稳定与衰减:一种细微的平衡
毁林问题
自然资源的保护
中国森林管理的条件
森林资源的定义
边界与遵守
可持续性
总结
第三章 皇家狩猎的木兰围场
狩猎,满族身份与合法化的象征
作为政令的自然保护
狩猎围场的衰亡
结论
第四章 寺庙与寺院森林
深山老林:一种资源景观
习惯、强制与有偿管理
结论
第五章 宗族、村落与公共用地
宗族土地
村落与公共用地
公共所有制的环境
集体土地的管理
宗族和村落森林以及公共财产理论
结论
第六章 农业体系中的树木
中国南部的树木和农业
市场联系
杉树与松树的管理
树木的控制与所有权
森林与少数民族
为什么种植树木:强制还是激励?
第七章 非木材林产品:薪炭、蚕丝和食用菌类
薪木和炭木
蚕丝和食用菌类
第八章 在大山深处:砍伐原始森林
土匪、伐木与荒野的平定
经济纽带:市场与木材砍伐期
控制与管理
限制定居和转换林地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实施与遵守
毁林或森林管理——相关问题
对林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控制能力
适应性与对长期变化的反应
结论
附录
本研究使用的方法
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西文部分
中文和日文部分
方志与寺庙志部分
个人交流
论文附录
附录1 战略空间:晚清中国荒地政策中的驱逐与安置
附录2 三百年历史的塔亚(Taungya):中国南方可持续的森林管理体系
附录3 云南省村民的环境史观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纸张不好,看的眼痛

评分

提供了多角度的视角。但作为美国人来描写中国的森林与土地管理,历史厚度还是不够的。而且这标题跟内容并不相符。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似乎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书籍。毕竟是外国人,坐着对中国史料的把握肯定有不足,书也不厚,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开展来讲。但是,感觉作者写作视角是很对的,那就是“森林到底是什么?”,它不仅是木材,还是政治,也是文化。所以,读完这本书,能够给读者一个大的蓝图,至于蓝图里面的每个小图像,需要再读其他书。有些书是给人细节的,有些书是给人思想的,这本书是后者。

评分

原文标题和中文翻译的标题 都过于标题党了啊 原文标题相对书中的内容过宽(正文实际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帝国晚期至共和国早期),译文标题相对书中内容范围又过窄。另内容本身太简略了,感觉森林史虽然资料、材料不多但不至于这么简单就概括了吧。2014.07.23——2014.07.27

评分

“森林作为一种媒介,通过它,使用者可以满足他们的象征需求、社会需求或物质需求。”(P139)这种视角,启发我们对其他事物的认识也可以是多重侧面。我们不仅要看到它呈现的外在、表面、形式,若要认识它的发展、变化历程,还要去理解它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的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