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伯林(1909—1997) 英國哲學傢和政治思想史傢,20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之一。齣生於俄國裏加的一個猶太人傢庭,1920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8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1932年獲選全靈學院研究員,並在新學院任哲學講師,其間與艾耶爾、奧斯汀等參與瞭普通語言哲學的運動。二戰期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1946年重迴牛津教授哲學課程,並把研究方嚮轉嚮思想史。1957年成為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並獲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擔任牛津大學沃爾森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自由四論》(1969,後擴充為《自由論》)、《俄國思想傢》(1978)、《反潮流》(1979)、《個人印象》(1980)、《扭麯的人性之材》(1990)、《現實感》(1996)、《浪漫主義的根源》(1999)、《啓濛的三個批評者》(2000)、《蘇聯的心靈》(2004)等。
在這本書所收錄的論文中,伯林討論瞭馬基雅維利、維科、孟德斯鳩、哈曼、赫爾岑和索雷爾等現代思想史上偉大的“異見者”。這些反潮流者的思想至今仍在挑戰著傳統的智慧,但他們的貢獻卻遠遠不為人們所認知。伯林以其非凡的想象性再創造力量,生動地揭示齣這些被忽略和被誤解的思想傢的真正創見,並以此來捍衛生活多樣性的理想和自由寬容的觀念。
柏林在论马基雅维利一篇中着重阐发的,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是,这个世界存在着一种以上的终极价值,而它们之间是不可兼容的,并且无法用一种普世的标准(如理性)去判断这些价值的高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韦伯所说的“诸神之争”。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所作的只能是做出...
評分以赛亚·伯林思想的局限在于:他强调价值多元论进而对相对主义持有较偏爱的态度却不了解主观价值论,他对最核心的价值多元论的论证完全可以被主观价值论所取代,主观价值论是绝对主义的,因此伯林的主张完全可以是绝对主义的而避免相对主义的危险,在这点上一比较就显出马克斯...
評分原文摘录 ◆ 序言 >> 有两种狂妄表现:排斥理性,或只承认理性。 >> 它们完全是探索性的和非教条的,不是给定答案,而是提出一些初步的、常常有着深刻的悬而未决性质的问题。 >> 伯林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领悟力,能够感受到在一个时代的思想貌似合理的表面背...
評分柏林在论马基雅维利一篇中着重阐发的,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是,这个世界存在着一种以上的终极价值,而它们之间是不可兼容的,并且无法用一种普世的标准(如理性)去判断这些价值的高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韦伯所说的“诸神之争”。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所作的只能是做出...
評分摘自《百度文库》 作者:甘 阳 本世纪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艾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一九○九——一九九七)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五日以八十八岁高龄告别人世。这位常被誉为英国最博学的思想家,没有留下任何一部系统性的代表作,他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是零散文章的结集,...
以賽亞·伯林以反啓濛為關鍵詞的文集,主要討論與啓濛運動背道而馳的思想潮流,且花費諸多筆墨研究不太眾所周知的維科、哈曼、赫爾岑、索雷爾等人。假如讀過霍爾巴赫那批啓濛思想傢的原著,就會覺得他們早就為反對者留好瞭破綻,當然伯林比我們技高一籌
评分07年12月27-31日
评分伯林真是個妙人啊,讀到過癮處,擊節叫好!
评分如果沒有譯後序真是一本完美的好書。。
评分仍然柏林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