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伯林(1909—1997)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汀等参与了普通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俄国思想家》(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6)、《浪漫主义的根源》(1999)、《启蒙的三个批评者》(2000)、《苏联的心灵》(2004)等。
在这本书所收录的论文中,伯林讨论了马基雅维利、维科、孟德斯鸠、哈曼、赫尔岑和索雷尔等现代思想史上伟大的“异见者”。这些反潮流者的思想至今仍在挑战着传统的智慧,但他们的贡献却远远不为人们所认知。伯林以其非凡的想象性再创造力量,生动地揭示出这些被忽略和被误解的思想家的真正创见,并以此来捍卫生活多样性的理想和自由宽容的观念。
据说这是伯林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不过是十几篇文章的结集,文笔是相当清晰的,反反复复有点啰嗦,核心就是两大流派的对立: 自然法:普遍绝对永恒的唯一的真理和价值 历史主义:冲突的无法划约的多种价值 第一篇写马基雅维利的最精彩,超越了大家对马基雅维利现实主义,共和主义...
评分 评分以赛亚·伯林思想的局限在于:他强调价值多元论进而对相对主义持有较偏爱的态度却不了解主观价值论,他对最核心的价值多元论的论证完全可以被主观价值论所取代,主观价值论是绝对主义的,因此伯林的主张完全可以是绝对主义的而避免相对主义的危险,在这点上一比较就显出马克斯...
反潮流,一如理想与现实之冲突。鲜明,痛苦,真实。
评分敏感绝佳的观念史家,对黑格尔等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家的偏见让人遗憾,国内“言必称伯林”的同志们真的理解他吗?
评分没有看明白,比较深奥
评分虽然立场不同,却总是很爱读伯林,奇了怪了
评分突然被“反启蒙运动”吸引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