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展示的是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在这“风景”里既有学识,又有趣味;既有“关键问题”,又有各种“八卦”,更有作者的治学经验。对学生而言,书中暗含治学门径;对“普通读者”而言,书中描述的人与事都是一种“风景”。至于诸君瞥过一眼之后,是否愿意深入堂奥,那得看各人的机缘。选择“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话题,有作者兴趣及能力的限制,但更主要的是, 此乃当下中国大学的“关键问题”。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一、二、三、五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2009)、北京市第九届、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2010)、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有一幅经典的摄影照片曾经感动过许多人,那是1940年秋摄于伦敦遭德军空袭之后的“荷兰屋图书馆”。几乎已被炸为废墟的图书馆,只有靠墙的书架没有倒下,未散的硝烟和杂乱的瓦砾堆中,三位绅士流连其中,安静地看书,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这幅照片在过去常被看作是在对抗...
评分有一幅经典的摄影照片曾经感动过许多人,那是1940年秋摄于伦敦遭德军空袭之后的“荷兰屋图书馆”。几乎已被炸为废墟的图书馆,只有靠墙的书架没有倒下,未散的硝烟和杂乱的瓦砾堆中,三位绅士流连其中,安静地看书,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这幅照片在过去常被看作是在对抗...
评分 评分当阅读被检索取代,修养是最大的输家 陈平原谈数字时代的人文困境 本报首席记者 吴越 略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偏慢的语速,肯定的语气,虽然遣词用句已十分准确而结实,但在强调某一个意思的时候,他还是会像在课堂上那样,以一个惯常用的短语作为发语词:“我说的是...
评分不凑热闹不怕出局 记者 | 姜璐璐 《 环球人物 》(2012年第30期) 与陈平原取得联系时,他正在国外讲学,但非常爽快地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采访请求。电话、邮件往来交流中,他言辞不多,却真诚、谦和,分寸感极强,一如他在学生、公众面前的一贯作风。 在北大,雅号...
这种书应该早读~
评分陳老師舉重若輕啊……P.S.o(∩_∩)o 哈哈這是在出版社工作的第一份福利~
评分就“阅读”这个话题谈了很多,博雅、趣味、深度,皆有皆宜。
评分陈平原的文章漂亮,虽然读过,值得再读。能到这样的,惟有钱理群与陈平原了。
评分里面多是关于现今大学人文学科的边缘化的思考,和关于老北大、清华国学院、西南联大的历史以及故事的勾勒。如果是在本科时读到,也许我天真的少年心要激起不少热情吧。如今心里一直在想的,是以后的路到底要怎么办,却得不出明澈的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