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社會史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來審視儒傢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角色,及其嚮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的曆史命運。作者以儒傢經典的經學化、孔子的聖人化、儒傢的教育選舉製度和政治法律製度的儒傢化來界定製度化儒傢的基本形態。通過對科舉製度的廢除、現代法律製度和政治製度的建立、新的觀念體係的形成等過程的分析,揭示製度化儒傢在國內社會矛盾和西方文明的全麵挑戰麵前,如何逐步失去瞭對於中國社會的控製力,從而使我們對儒傢的近代命運有一種更為深入的瞭解。此次修訂,進行瞭重大調整,將比初版具有更大的解釋空間。
乾春鬆,1965年生,浙江紹興人,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中華孔子學會秘書長。主要從事儒傢思想和近現代思想文化研究。著作有《製度儒學》、《重迴王道——儒傢與世界秩序》、《超越激進與保守》等。
儒学与中国制度模式 《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修订版序 干春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0年前,武昌起义后,在全国22个省中,竟然有17个宣布独立,然后这些只了解现代政治皮毛的都督们,认为美国的建立最初也是因为十三州宣布独立,然后建立联邦,所以中国适可以仿而效之,建...
評分儒学与中国制度模式 《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修订版序 干春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0年前,武昌起义后,在全国22个省中,竟然有17个宣布独立,然后这些只了解现代政治皮毛的都督们,认为美国的建立最初也是因为十三州宣布独立,然后建立联邦,所以中国适可以仿而效之,建...
評分 評分1、祀孔与儒家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平等的吗? 2、孔子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孔子等于儒家文化,祀孔等于儒家文化? 3、学术史回顾没有做到位,应该加上儒家文化的一些书籍内容 “儒家的制度化”有许多形式,包括孔子的圣王化、儒家文献的经学化、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选举制度、儒生...
製度化的儒傢(以及儒傢的製度化)的視角非常有意思,康有為研究的語境準備,可與丁耘論文《康有為:在十九與二十世紀之間》對照。
评分聖道韆古,於斯為衰。儒門淡薄,收拾不住!
评分沒有想象中的好,所謂的“知識社會學”標簽下多是曆史製度主義進路的碎片(確實有一點直接引用過多),但為作者後來的工作奠定瞭基礎,幾個關鍵的論題(中國法律傳統的“以儒入法”、儒傢經典的解釋受到的政治化影響、官製與科舉對維係儒傢生存的重要作用、清末人口財政危機對儒傢倫理解體的影響、康有為等人建立“孔教會”的努力等等)顯示齣瞭眼光。作為博士論文當然非常好,但作為專著還是有一些“硬傷”:前兩章試圖區分“製度的儒傢化”與“儒傢的製度化”並不明確,而且多是對後果的分析而非對形成動力的解讀;沒能為儒傢學說委麯求全進入中國政治做齣整體性的規範評價;真理、知識分子與政治之間的關係論題明顯受到福柯影響,但理論上還是太弱瞭;讀下來讓我感覺作者對儒傢復興的期待隻是wishful nostalgia。遺憾,但還是推薦。
评分將儒學放置於社會曆史的動態發展過程中考察,而非將其視為一種純粹的思辨的哲學,這種治學理念非常正確,矯正瞭哲學係習慣空談玄理的弊病,重視儒學與中國傳統政治、社會的雙嚮互動。五星好評!
评分將儒傢思想和製度聯係起來考察是非常有啓發的視角。前兩章講製度化有些簡略。或許更根本的問題是,就中國最早的國傢製度構建而言(商周時期),儒傢是來源於國傢製度並且依附於製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