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顿勋爵和他同时代人产生隔阂的东西,也许正是他让现代人感到亲切的东西。对于后者来说,得救并不取决于要在自由主义或保守主义、宗教或无神论之间做出抉择,而是取决于调和或超越这些相互冲突的事物。阿克顿希望既把宗教价值注人世俗生活,又把世俗价值注人宗教生活,以此实现这种调和或超越,这就是他的思想之精髓,也是其终极的悖论。他给政治带来了先知的道德热忱,给宗教带来了自由主义政治家的人道关怀;他给这两者同时带来一个真理:权力,不管它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都是一种堕落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力量。
正是在这一点上,阿克顿所言在今天有着特别紧迫的涵义。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战争和独裁统治之后,20世纪不可能再沉溺于维多利亚时代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重构之可能性的迷信。正如阿克顿所做的那样,它必须从永恒回荡着原罪之声的告解室中,获得警醒与信仰。无论在宗教、政治还是在历史方面,它都必须接受道德判断作为最终的裁决者。
阿克頓勳爵(Lord Acton)的箴言:“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 absolutely.”我記得在本書中被譯為:“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讀之朗朗上口,但細察之下,我個人以為這是一句誤譯。我沒有通讀過原文,只是單拿出此句,故而難免斷章取義...
评分本科的时候读的,印象不深了,就记住了权力和腐败、权力和责任的关系···
评分有些正确,有些可能太过偏激了,2017年读过~
评分惊讶于豆瓣上对本书的评分如此之少,这与阿克顿勋爵那句广为传颂之名句的影响似乎不大相称,况且,这大概是他唯一一本译成中文的著作吧?当然,他的著作本来就很少,主要是一些演讲稿和论文。作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阿克顿未能写出可与其名声比肩的著作,实在是令人遗憾,计划中的《自由史》最终只有《古代自由史》和《基督教自由史》两篇论文成稿。据说,他太博学了,他的博学影响了他的写作,我想他一定是处女座,太过追求完美。不过,收录在本书中的论文和箴言,已经足以证明他的伟大。自由诚然不是可以依靠妙语警句阐释清楚,但那些深邃、美妙的语句,表明自由之思想是可以用诗歌一样的语言传达给人们,让人们咀嚼、思索,一再回味。
评分自由蕴含着许多表面上人们看不出来的内容——它们的存在依附于众多的条件。当我们说自由是进步的目标以及本质时,我们的意思是指自由是众多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由无法同它得以产生和存在的事物割裂开来,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评分阿克顿是深邃的又是简练的,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怎样才能教育人们去追求自由,去理解自由,去获得自由。他相信,“伴随着新闻自由而来的就是良知自由”“官方的真理不是事实上的真理”。在他身上我们仿佛能看到千千万万为民启蒙的先驱者,他们的目光都是那么坚定,那么炯炯,仿若身死而不足惜……今天看来,英国是做到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