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2版)

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温奇
出品人:
页数:163
译者:张庆熊 等
出版时间:2004-09
价格:1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5289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社会学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方法 
  • 温奇 
  • 方法论 
  • 维特根斯坦 
  • 社会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温奇这本小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体现在“第二版”三个字上头。虽然他对原书没有做任何改动,但他在多年之后另写了一篇序,纠正自己当时的一些疏失,指出自己考虑欠周、思虑未深之处。这就有极大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作者学术的进境和思想的深化。

这本书很薄,但写得很精彩,也很精炼。尤其是温奇自己强调的第三章中对“程度差别与种类差别”、“动机与原因”这两组概念的剖析,非常有启发性。书后简介说:“作者通过对穆勒、涂尔干、韦伯、维特根斯坦等人的社会科学方法的考辨,探讨了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可能导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的思路。”话是没错,但隔靴搔痒。书的精彩毕竟要细读时才体会得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彼得•温奇(Peter Winch)的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初版于1958年,如今已经风行了半个世纪。截至2001年,该书已经重印18次,如今其步伐仍在继续。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它会这么流行,它给社会科学的观念究竟带来了什么?50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何在? 要理解一本书,首先就得理...  

评分

彼得•温奇(Peter Winch)的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初版于1958年,如今已经风行了半个世纪。截至2001年,该书已经重印18次,如今其步伐仍在继续。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它会这么流行,它给社会科学的观念究竟带来了什么?50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何在? 要理解一本书,首先就得理...  

评分

彼得•温奇(Peter Winch)的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初版于1958年,如今已经风行了半个世纪。截至2001年,该书已经重印18次,如今其步伐仍在继续。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它会这么流行,它给社会科学的观念究竟带来了什么?50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何在? 要理解一本书,首先就得理...  

评分

彼得•温奇(Peter Winch)的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初版于1958年,如今已经风行了半个世纪。截至2001年,该书已经重印18次,如今其步伐仍在继续。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它会这么流行,它给社会科学的观念究竟带来了什么?50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何在? 要理解一本书,首先就得理...  

评分

(发表于《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12月号) 周濂 彼得•温奇(Peter Winch,1926-1997)的《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i](以下简称《观念》)出版于1958年,彼时维特根斯坦刚刚去世7年,《哲学研究》问世不过5年,温奇就已经将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最有启发性的“私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可理解到”规则

评分

一二章译得不太好,三四五章明显译得好多了。合译就是容易有这种问题吧。

评分

第一章第二章讀得賊累,後面三章用了之前不到一半的時間就讀完了。一定要學好英語去讀原著才行,差的翻譯很燒腦殼和磨熱情。“對哲學的本性的討論將是本書的核心部分。”確實是這樣,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還是集中在對哲學的討論部分。至於其他,不感興趣的讀到後來直接跳過了。沒想到在這裏還看到了科林伍德,特別驚喜!另,作者雖然一開始就說了哲學和社会研究的關係是殊途同歸,但在文章結構安排上明顯是注重甚至偏袒哲學的。三星,翻譯實在不好。

评分

主要依赖于《哲学研究》第一卷的内容,没有前进到维特根斯坦对于内在/外在、看/被看到之物的论述。

评分

这种陈腐读物,应该被淘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