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英國意識流小說的代錶作傢伍爾芙1918一1941年間的生活記錄,也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日記選。讀書,寫書,齣版圖書是她生活的主要部分。而另一部分是作傢的情感和和身體感受的記錄。書中文字細膩,情緻優雅,為我們瞭解伍爾芙的生活和創作提供瞭一幅非同尋常的心理學圖景。
(本书为《伍尔芙日记选》,英语原文为A Writer's Diary,全集为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有幸与本书译者之一的宋炳辉老师见面,聊到这本书,宋老师大方地说自己当时的翻译得确实有不少疏漏之处,希望能有研究者重新翻译本书。) 一、翻译错误举隅 1、本书原文1919年...
評分(本书为《伍尔芙日记选》,英语原文为A Writer's Diary,全集为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有幸与本书译者之一的宋炳辉老师见面,聊到这本书,宋老师大方地说自己当时的翻译得确实有不少疏漏之处,希望能有研究者重新翻译本书。) 一、翻译错误举隅 1、本书原文1919年...
評分(本书为《伍尔芙日记选》,英语原文为A Writer's Diary,全集为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有幸与本书译者之一的宋炳辉老师见面,聊到这本书,宋老师大方地说自己当时的翻译得确实有不少疏漏之处,希望能有研究者重新翻译本书。) 一、翻译错误举隅 1、本书原文1919年...
評分(本书为《伍尔芙日记选》,英语原文为A Writer's Diary,全集为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有幸与本书译者之一的宋炳辉老师见面,聊到这本书,宋老师大方地说自己当时的翻译得确实有不少疏漏之处,希望能有研究者重新翻译本书。) 一、翻译错误举隅 1、本书原文1919年...
評分我真的是 越跑越偏了。最初 我只是想看小说,最简单的那种。情节,故事。可是 之后 不知怎么的,看到 文学评论 去了。左转右转的 被引导到伍尔芙那里,看了《达洛卫夫人》,过了快一年了,现在又看了日记。再从日记出发,正在看《到灯塔去》,甚至 受她的影响 打算读诗。可是 ...
這本書並沒有完全滿足我的窺私欲(咳咳好像用詞不當,所謂日記,也就是排遣自我平衡自我的工具之一嗯
评分喜愛至極,一口氣又買瞭四本送人 ,讀的時候也總忍不住拍攝一些喜歡的段落,發給朋友。雖然是日記選,但依然清晰地呈現齣伍爾夫的創作詩學以及生命哲學。日記的時間跨度很大,從1918年一直到她去世那一年,一方麵目睹著她在計算衰老的年齡,一方麵又通過她的記錄目睹同時代作傢的紛紛謝世,仿佛一個時代的璀璨與凋謝都在她的私密日記中完成瞭。與哈代的相遇相遇尤為值得注意,哈代在她的筆下是一個小矮胖子,他說:以前,一直遵循著亞裏士多德的詩學,以為小說一定要有開端、高潮和結尾,現在的小說,居然就寫一個女人齣瞭門。這一段文字總讓我想起歌德迴憶錄裏寫,他和朋友去拜訪當時的文壇霸主哥爾德斯密斯,雖然他的地位已成明日黃花瞭。兩代人的一次交接,就完成瞭文學史上現代與前現代的讓渡,或者是古典和啓濛的轉身,象徵意味濃鬱令人唏噓。
评分很多時候像是在拉扯另一個時空中自己的思維綫頭,混亂交纏沒有固定章法的;但比自己的更長,色彩與材質也不同。但又不確定這種奇特的相似性是部分共鳴強化後的代入感又或是並非獨特的閱讀體驗;沒有答案和盡頭的一團朦朧。或許某天也寫一寫那個山頂的夢?但隻能是另一種情境,或許劣質得多。
评分很多時候像是在拉扯另一個時空中自己的思維綫頭,混亂交纏沒有固定章法的;但比自己的更長,色彩與材質也不同。但又不確定這種奇特的相似性是部分共鳴強化後的代入感又或是並非獨特的閱讀體驗;沒有答案和盡頭的一團朦朧。或許某天也寫一寫那個山頂的夢?但隻能是另一種情境,或許劣質得多。
评分意識流 奇特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