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威廉・福克纳1897年9月25日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新沃尔巴尼,是莫德和默里・法克纳(Falkner)四个儿子中的长子。他的祖上是18世纪从苏格兰过来的移民。1902年他家迁居密西西比州奥克斯福,他在那里上学,但没念到高中毕业。从1915年到1929年,福克纳虽然也开始进行初步的文学尝试,但仍有些飘忽不定,干过许多种工作。1918年他在加拿大皇家空军接受短期训练,结交朋友,也曾涉足奥克斯福的密西西比大学的课堂,并在美国和欧洲有广泛的游历。1924年他在新奥尔良结识了舍伍德・安德森。他帮助福克纳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同一年他把自己家姓法克纳(Falkner)改为福克纳(Faulkner)。1929年福克纳同艾斯特尔・奥尔德姆结婚,在1930年买下了他的永久居住地罗湾奥克。他唯一活下来的孩子吉尔出生于1933年。因夫妻俩嗜酒成性,他们婚后生活非常艰难。出于经济上的需要,他去好莱坞编写电影剧本。

从结婚到获得诺贝尔奖这段时期,他的创作力最为旺盛,几乎所有杰作都出版于这一时期。获奖之后,福克纳与外界的接触增加了。他还得到其他许多奖项,包括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在他生活的最后十年,他作为美国的代表去国外游历了几次,并接受了几所大学的邀请。福克纳有次与人打赌喝了大量的酒,被送进医院,不久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时为1962年7月6日。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威廉·福克纳
出品人:
页数:361
译者:李文俊
出版时间:1996-11
价格:18.4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16555
丛书系列:威廉·福克纳文集
图书标签:
  • 福克纳 
  • 外国文学 
  • 美国文学 
  • 意识流 
  • 小说 
  • 美国 
  • 英美文学 
  • 南方作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祖上出过一位州长、一位将军。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成群。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黑佣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小外孙勒斯特了。一家之长康普生先生是一九一二年病逝的。他在世时算是一个律师,但从不见他接洽业务。他整天醉醺醺,唠唠叨叨地发些愤世嫉俗的空论,把悲观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康普生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实际上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人。

女儿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虽然没有以她的观点为中心的单独的一章,但书中一切人物的所作所为都与她息息相关。凯蒂从“南方淑女”的规约下冲出来,走过了头,成了一个轻挑放荡的女子。

哥哥昆丁和凯蒂儿时感情很好。作为没落的庄园主阶级的最后一代的代表者,一种没落感始终追随着昆丁。这个“簪缨之家”的遗子极其骄傲,极其敏感,却又极其孱弱(精神上、肉体上都是如此)。他偏偏又过分重视妹妹的贞操,把它与门第的荣誉甚至自己生与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凯蒂的遭遇一下子使他失去了精神平衡。就在妹妹结婚一个多月后,他投河自尽了。

杰生是凯蒂的大弟。他和昆丁相反,随着金钱势力在南方上升,他已顺应潮流,成为一个实利主义者,仇恨与绝望有时又使他成为一个没有理性、不切实际的复仇狂与虐待狂。

班吉是凯蒂的小弟弟,他是个先天性白痴。一九二八年,他三十三岁了,但是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一个三岁的小孩。他没有思维能力,脑子里只有感觉和印象,而且还分不清它们的先后,过去的事与当前的事都一起涌现在他的脑海里。通过他的意识流,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失去了姐姐的关怀,非常悲哀。现在家中唯一关心并照顾他的,只有黑女佣迪尔西了。虽然按书名的出典理解,班吉这一章可以说是“一个白痴讲的故事”。事实上福克纳还是通过这个杂乱的故事有意识地传达了他想告诉读者的;一系列的信息:家庭颓败的气氛、人物、环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用了5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William Faulkner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Sound and Fury),旧译《声音与疯狂》(自1998年版不列颠百科)。新的译名比较文乎,旧译看似太直,到也点出了书中两个关键角色的特征:昆丁对声音的极端敏感,和班吉的失心疯。此书版本是译文的那套名著...  

评分

评分

怜悯与愤怒 —福克纳小说中的几个词 【钟表】 1910年6月2日是昆丁·康普生自杀的日子。这一天的早晨7点到8点之间,昆丁正式登场了。他从一个白痴的呓语里走了出来,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开口说话了。他在说时间,说他爷爷留下的那块表,当初他的父亲给他这块表的时候说:“这只...  

评分

2008-01-17 Recently I've finished reading The Sound and the Fury for the second time. The first time I encountered William Faulkner and the book was in the summer of 2003. I failed in the exam of 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or the...  

用户评价

评分

假如流水能回头,请你带我走

评分

重读,总算大致看懂了福克纳的妙处,3种风格自如切换:纯感官世界出发的意识流,大段直白心理描写,刻画细腻的叙事展开。就算不谈形式的反叛,如无标点,福克纳的文本也是出彩的,特别的感官世界,文字非常的美

评分

到目前为止让我最沉静的一部作品 带给我的不只是启发

评分

美国南方社会的没落史。

评分

凯蒂是那个过去的南方,她永远失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