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翟學偉
出品人:
頁數:333
译者:
出版時間:2001-03
價格:2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149455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社會心理學
  • 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 翟學偉
  • 中國
  • 文化
  • 心理學
  • 社會
  • 行動邏輯
  • 中國社會
  • 行為模式
  • 群體心理
  • 決策機製
  • 社會變革
  • 文化邏輯
  • 現實主義
  • 集體智慧
  • 製度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成書於2001年3月,2001年10月第二次印刷,深受讀者的喜愛,是此領域的重要書籍。本書主要是以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為基礎,從本土化的視角,對中國人心理以及所處的中國社會與文化脈絡,進行瞭方法論的、概念的以及經驗和理論的探討。

著者簡介

翟學偉,男,1960年生於南京,198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社會學係研究生班學習,獲法學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已齣版的代錶作為《中國人的臉麵觀》(颱灣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版)。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另一種視角:關於本土化、研究理路及其方法的若乾思考
本土化研究的程度與限度:我們能走多遠
一、本土化的消長及其問題的癥結
二、幾種觀點的澄清
三、本土化的層次及其階段
儒傢的社會建構:中國社會研究視角與方法論的探討
一、個人與社會:西方社會研究的兩種理路
二、製度與話語:中國社會建構分析的基點
三、宗法社會:社會構成的復製與縮放
四、國傢與個人:中國人的話語分析
五、儒傢:知識精英的話語實踐
六、結語:中國社會研究的理路
語言分析:一種不容忽視的研究方法
一、現有常用研究方法中的問題
二、一種研究方嚮及其方法的提齣
三、以中國人印象整飾研究為例
四、結論
第二部分 本土的概念性研究與討論
中國人臉麵觀的同質性與異質性
一、共識中的睏惑
二、臉麵觀的同質性結構
三、“關係”對臉麵同質性的影響
四、從臉麵的同質性走嚮異質性
五、結論
附:從臉麵的異質性看《圍城》中的知識分子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國地方與組織領導的權力遊戲
一、土政策的涵義及其顯功能
二、土政策:普遍主義抑或特殊主義
三、土政策的潛功能
四、土政策功能需求的社會類型
五、結論
中國人的價值取嚮:曆史性的分類及其轉型中的問題
一、價值、價值取嚮及其研究
二、劃分中國人價值取嚮類型的原由
三、中國人價值取嚮的類型及其轉型
四、幾次價值轉型顯示齣來的幾個問題
結語:現代中國人價值取嚮的趨勢
第三部分 經驗性的本土研究及其問題
中國人際關係網絡中的平衡性問題:一項個案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二、個案情況描述
三、個案中的關係網絡及其平衡性
四、平衡性的模式
五、討論:一種本土的解釋
傢族主義與工具理性:蘇南農村的社會調查
一、問題的提齣
二、中國傢族主義的涵義
三、周莊人的傢族結構及其血緣觀念
四、中日兩種招婿傢庭模式的比較
五、中日傢庭結構對現代經濟組織的影響
六、結論
社會心理承受力與社會價值選擇
一、概念的再定義
二、承受主體的閾限問題
三、經驗研究中的心理承受力與價值選擇
四、社會沒有齣現危機感的理由
五、結論
附:恥感文化的狡黠之處――從一項問捲調查想到的
第四部分 建立本土理論與框架的嘗試
中國人際關係模式
一、本土的概念
二、中國人際關係的構成基礎
三、中國人際關係的基本模式
四、中西人際關係模式之比較
中國人在社會行為取嚮上的抉擇――關於本土社會行為模式變量的考察
一、研究的層次及其討論
二、研究視角與方法
三、四項因素的提齣及其關係
四、中國人社會行為取嚮中的內在機製
五、四因素的配置及其命題
六、結論
附:從本土社會行動理論看中國人“窩裏鬥”嗎?
個人地位:從一個概念的提齣到一種本土日常社會學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原有概念框架的檢討與研究假設提齣
二、一個概念的提齣
三、個人地位的形成基礎與獲得途徑
四、個人地位的運作方位
五、個人地位和社會地位之比較
六、結語:中國人日常社會學分析框架的建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作者在开头论证本土化研究时的论证让我十分惊艳,他所强调的科学性,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摒除自尊的情绪因素,本土化研究和西方研究的结合和借鉴,都让我觉得接下来的内容让我十分期待。但在书中他提倡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以及得出来的结论,还是让我感觉稍稍有点...

評分

本书作者在开头论证本土化研究时的论证让我十分惊艳,他所强调的科学性,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摒除自尊的情绪因素,本土化研究和西方研究的结合和借鉴,都让我觉得接下来的内容让我十分期待。但在书中他提倡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以及得出来的结论,还是让我感觉稍稍有点...

評分

本书作者在开头论证本土化研究时的论证让我十分惊艳,他所强调的科学性,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摒除自尊的情绪因素,本土化研究和西方研究的结合和借鉴,都让我觉得接下来的内容让我十分期待。但在书中他提倡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以及得出来的结论,还是让我感觉稍稍有点...

評分

本书作者在开头论证本土化研究时的论证让我十分惊艳,他所强调的科学性,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摒除自尊的情绪因素,本土化研究和西方研究的结合和借鉴,都让我觉得接下来的内容让我十分期待。但在书中他提倡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以及得出来的结论,还是让我感觉稍稍有点...

評分

本书作者在开头论证本土化研究时的论证让我十分惊艳,他所强调的科学性,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摒除自尊的情绪因素,本土化研究和西方研究的结合和借鉴,都让我觉得接下来的内容让我十分期待。但在书中他提倡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以及得出来的结论,还是让我感觉稍稍有点...

用戶評價

评分

有點人類學的感覺,我應該看看厚黑學。“個人地位”這個詞用的比較好~

评分

理解中國人社會心理的一把鑰匙

评分

有些東西沒有完全吃透

评分

獨立成篇可能更好,湊在一起缺乏整本書的邏輯必要性。圍城、看病、江南入贅幾個案例的分析有點意思。

评分

本土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