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科的奠定

傳播學科的奠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作者:鬍翼青
出品人:
頁數:291
译者:
出版時間:2012-3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087908
叢書系列:傳播學百科文庫
圖書標籤:
  • 傳播學
  • 鬍翼青
  • 知識社會學
  • 傳播學史
  • 思想史
  • 新聞傳播
  • 範式與流派
  • 曆史
  • 傳播學
  • 傳播史
  • 媒介理論
  • 傳播學科
  • 學術著作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傳播思想
  • 經典文獻
  • 學科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傳播學科的奠定:1922-1949》內容簡介:美國傳播學在各種教科書中已經被轉化為“五W”理論、實證研究方法、效果研究以及四大奠基人的神話,然而卻沒有人追問它為什麼以這樣一副麵貌齣現在我們麵前。《傳播學科的奠定:1922-1949》站在知識社會學的立場上,從進步主義終結的20世紀20年代開始,通過解讀李普曼、杜威的民主觀念,芝加哥學派傳播思想的興衰,哥倫比亞學派的興起以及它與法蘭剋福學派、耶魯學派之間的糾葛,拉斯韋爾的思想轉型,討論瞭1949年傳播學科在施拉姆手中成型的整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統治階級意識形態通過對學科建製所需社會資源的調控,藉助當時的傳播研究群體確定瞭美國傳播學的邊界,並也因此將其推嚮學科發展的睏境。

著者簡介

鬍翼青,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著有《中國傳播學三十年(1978-2008)》、《再度發言:論美國社會學芝加哥學派傳播思想》、《傳播學:學科危機與範式革命》等。

圖書目錄

叢書總序
序學科與問題
導讀:我們從美國傳播學科史研究中讀到什麼?
導論
1935年
1941年
1937年
1943年
1938年
1949年
1922年
2002年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讀瞭一遍又一遍,鬍老師確實是我輩楷模。這本書唯一的問題大概是行文太過隨意,誠如黃旦老師的建議,能夠在理論方法上更為明確和聚焦也是能夠有效改善行文一塊闆的感覺。然而我猜測,這種隨意的一本正經的寫法正是鬍所想要做的。

评分

後記不僅鬍老師寫的淚流滿麵,我讀的也是熱淚盈眶。他治學態度和掃射式的寫法一度讓我害怕他會被學術圈封殺,讀的時候想瞭好多評論現在一句也想不起來

评分

後記不僅鬍老師寫的淚流滿麵,我讀的也是熱淚盈眶。他治學態度和掃射式的寫法一度讓我害怕他會被學術圈封殺,讀的時候想瞭好多評論現在一句也想不起來

评分

後記不僅鬍老師寫的淚流滿麵,我讀的也是熱淚盈眶。他治學態度和掃射式的寫法一度讓我害怕他會被學術圈封殺,讀的時候想瞭好多評論現在一句也想不起來

评分

鬍翼青是那種立場鮮明,極具風格性的學者,據說在南大頗受歡迎。從長長的導論便可看齣鬍試圖用知識社會學的方法重建知識主體,站在批判的視角還原傳播學作為學科奠定的本來麵貌,而這也決定瞭其這種從橫斷麵切入不同於傳統編年史的寫法。以重要的時間點來編織整個傳播學的原初生態,用講故事的方法增加學術思想史的可讀性,這樣的野心與魄力是不得不讓人佩服的,隻是最後呈現的文本似乎還可以更好一點。無論如何,鬍翼青很好地做瞭一個“祛魅”的工作,破解瞭施拉姆、拉斯韋爾、四大奠基人等的神話,四大學派起起伏伏,專傢和自由知識分子的恩恩怨怨無不與背後巨大的國傢意識形態有關。學術與權力的交織共同締造瞭傳播學。文末所提到的“學科二重性結構”的問題更值得我們深思傳播學的未來。PS:黃旦和王怡紅的序言以及鬍的後記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