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以及“大王书”系列和“我的儿子皮卡”系列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四十余种,其中包括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奖项。
本书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小说的艺术”的最终成果。这是一部系统化的小说理论著作。作者从“古典”和“现代”的双重维度,探究了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的重大差异,在指出两者差异的同时又揭示了两者所共同遵循的小说艺术的基本面。书中若干富有新意的判断来自于对大量小说文本的精细阅读,也来自于对古今中外小说理论的吸纳与辨析。在坚持学理的同时,作者将自己在创作实践中所感悟到的若干小说艺术的奥秘,上升到理论层面,直接进入表述。其中,“摇摆”、“渗延”、“情调关系”等一系列观念,都是以前的小说理论中未曾有过的。本书既是纯粹的学术著作,又是小说创作的入门之书。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缘起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小说史
2.永在:故事
3.书写经验的最佳文体
4.无所不能:再造一个世界
5.与游戏精神的契合
第二章 经验
1.小说与个人经验
(a)小说意义上的个人经验
(b)小说的自传性
(c)失败者:在个人经验之外的徘徊
(d)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
2.经验与经历
(a)经验大干经历
(b)自诉与拒绝自诉
3.极端的个人经验
(a)私人经验
(b)极端经验
4.动词意义上的经验
(a)命运:经历的书写者
(b)“深入”与“投入
5.理性与经验
(a)心智的力量
(b)理性:无法否决的力量
第三章 虚构
1.从前:对虚构的回避
(a)以虚构开始的小说史
(b)对“虚构”之名的躲闪
(c)想像等于回忆
2.小说家:准造物者
(a)对“虚构”的全面认定
(b)准造物者
3.对“虚构”的现代性理解
(a)存在的虚构性
(b)现代小说的策略
4.无法遗弃的真实性
(a)基本行为:观察
(b)似真性
第四章 时间
1.压制与自由:时间
2.“渗延”困境
(a)对“渗延”这一术语的界定
(b)情感:渗延状态
(c)空间化
(d)对策
3.切入与回旋
(a)纸上:时间游戏
(b)切入
(c)建立主体化的时间格局
4.速度
(a)均匀:一种失败的速度
(b)减速与加速
第五章 空间
1.一切皆发生于空间
2.场面
(a)场面:小说的单元
(b)大场面与小场面
(c)单一场面与众多场面
(d)无人之境与有人之境
(e)场面也是角色
3.特别空间
(a)异境
(b)目的:试验人性
4.重组与虚幻:新空间
(a)符号空间
(b)位置也是一种性质
(c)虚拟空间
5.“空间”概念的现代性理解
(a)对物质性空间的蔑视
(b)分别以“空间”和“时间”作为核心概念
(c)内空间
(d)对大信息量场面的追求
第六章 悬置
1.悬置
(a)小说:叙事
(b)小说的忌讳:判断
(c)“自然而然地
(d)“含而不露
2.零度
(a)“感动”文章
(b)古典的节制
(c)零度写作
(d)悲悯情怀
3.“介入”与“隐退
(a)戏剧化的叙述
……
第七章 摇摆
第八章 风景
第九章 结构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此书基本上包揽了目前小说中的表现形式,每一个部分都给予精确的说明讲解,的确是一本比较不错的书。只可惜没有讲到故事的本质,如果能谈到的话其实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基本上都不重要了,因为写小说要的不是形式或者文笔,而是怎么样讲。
评分第四章时间 心理时间(实际上也是故事时间所包含的内容,不过被提出来单独作为一节。) 小说时间:主要是时序与时长问题(时长在这里以“速度”概念表示,概述是“加速”,而描写则是“减速”,省略是“空白”) 第五章空间 空间的象征意义。 古典形态小说更多给人可审美的画...
评分我可能更喜欢作为例子出现的故事多过喜欢这本书本身。 原因有三: 一是,不喜欢作者贯穿全书的充满战斗气息的语气。好像随时准备跳起来,与读者辩诘;尤其是貌似缜密进一步退三步的讲述策略,好像生怕被读者抓住小辫子釜底抽薪进行攻讦一样。我没有那么大的野...
评分此书基本上包揽了目前小说中的表现形式,每一个部分都给予精确的说明讲解,的确是一本比较不错的书。只可惜没有讲到故事的本质,如果能谈到的话其实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基本上都不重要了,因为写小说要的不是形式或者文笔,而是怎么样讲。
评分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对它的感觉也是零碎不成系统的。姑且写下几句话,只是为了自己日后再翻这本书的时候方便。以前读了不少书,有所感悟,但从来不记述下来。结果后来因为工作等各方面的需要,再去想谈谈对这本书的感受时,都不太能确切地想起什么东西来了。时常为此感...
我的学年论文指导老师,必须认真读。
评分虽然作者在很多地方都予以不置可否的态度或是严谨的学术探讨的口吻,但看完他在双重维度一系列的对比之后,一定是对现代形态小说在思想上花哨巧计没有多大好感的。再者,他阅读精细,语言美妙,实属精品。
评分因为看安庆有推荐这本书,所以买来看了,从理论的角度,引用了诸多的名家小说内容,分析了小说的起因历史、创作过程,从小说的手法到类型,从虚构到空间时间之间的转换,最后才谈到结构,而中间谈到的悬念摇摆和风景,一直从美学的角度深入挖掘,一个好的创作者,既要深入到自己的小说情景和内容当中去,亦要及时抽身走出来。这就跟导演一样的,要适时地把控节奏,也要当一个合格的旁观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全部交给读者。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把结构放在最后,而把虚构、时间空间放在前面,这大概就是一个秩序,从大到小,从外到内,读完觉得重新认识了一下一本小说的创作要素和根源,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评分入门级著作,文笔很……清新(这个词真的合适吗),结构很清晰。对于大文化批评还有现代派的批评很到位,虽然时有走火,以偏概全,仍能给我这样的人带来警醒。
评分小说欣赏之教程,非小说创作教程。可能跟《故事》差不多,都是讲述关于“虚构”的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