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后两组文章所谈诗篇和诗人,唐之前溯源《诗经》及屈原,唐之后涉及宋代词赋和苏轼,以此经之纬之,纵横交错,从而更凸显唐诗的立体形象。所以,本书虽是文章的组合,却有专著的效果。
近代以前,文学研究不外以两种方式进行,一为文献考订,一为诗文评点。近代以后,从王国维先生开始,古代文学研究才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考据、评点、西化研究三足鼎立的研究局面。到了上世纪 50-60年代,西化的研究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考据还因其有...
评分第一次接触到林庚先生是在高三时学习他的《说“木叶”》,他在文章中论述了“木叶”特征、用法,以及“木叶”与“树叶”的区别,当时觉得他引经据典,写得很厉害,只是似懂非懂,而今才把他的原书《唐诗综论》找出来看完,也有一点收获。 对于读诗,林庚先生说:“新鲜的是对于...
评分近代以前,文学研究不外以两种方式进行,一为文献考订,一为诗文评点。近代以后,从王国维先生开始,古代文学研究才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考据、评点、西化研究三足鼎立的研究局面。到了上世纪 50-60年代,西化的研究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考据还因其有...
评分刚开始有些难看入,从《唐诗的语言》开始喜欢起来,是真的深入浅出。难得的扎实又看起来不觉得很沉的学术干货。最喜欢《说“木叶”》与谈诗稿中的《君子于役》、《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几篇,很有点化而惊的感觉,妙极!很喜欢
评分近代以前,文学研究不外以两种方式进行,一为文献考订,一为诗文评点。近代以后,从王国维先生开始,古代文学研究才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考据、评点、西化研究三足鼎立的研究局面。到了上世纪 50-60年代,西化的研究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考据还因其有...
好久没有如此倾心一本书和一个学者,对林庚先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对于中国文学有一种独到的感受力,童心未泯,总能找出最新鲜最本质的东西,看他分析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用诗话的语言来分析诗。顿时又有一种感觉文学所歌颂的是人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历史只能作为点缀她的背景,一种真理的验证。“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拥有了永生的意味。”尽管有些诗文的分析不免带有阶级分析的色彩,可是林庚先生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苦苦维护诗歌尊严为他保全的样子真的令人无奈又心痛
评分@2016-11-15 14:21:45
评分棒。林庚自己的文字就很好,有诗意。
评分好!
评分今天是林庚先生8周年忌日,正好本学期要做一个关于"盛唐气象"的课堂报告,就特地把收有该篇论文的一整本书找来了。书中的内容时间跨度不小,专论李白的那个长篇极其明显地被套在规定好的言说框架之中,其它倒各有千秋,不过让我很感慨的是至少林庚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量论文没有那一类特定时代背景里常见的"革命套话"。"盛唐气象"一篇则不愧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