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有知識的人今天仍然認為數學是關於物質世界的不可動搖的知識體係,數學推理是準確無誤的。這本專著駁斥瞭這種神話。作者M·剋萊因指齣,今天,普遍接受的數學概念已不復存在,事實上,有許多相互矛盾的數學概念;但是,在描述和研究自然與社會現象時,數學的有效性卻在持續擴大。這是為什麼?
全書在非專業層次上探討數學尊嚴的興衰,詳細介紹瞭數學真理的起源、數學真理的繁榮、科學的數學化、數學嚮何處去等內容。
M·剋萊因,美國紐約大學柯朗數學研究所的榮譽教授,曾任《數學雜誌》的副主編,《精確科學史檔案的主編,它的著作還有《西方文化中的數學》、《古今數學思想》等。自從歐幾裏得建立瞭現代數學的明確模式以來,他是比任何人都更好地理解瞭數學的思想傢。
说实话,昨天彻底合上这本书,确实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毕竟这本书已经在我的枕边躺了将近一年(考研后1月底开始看的)。而今天在看《统计学习方法》一书的时候,面对一个偏积分问题,面对数学我心中莫名的闪动着一种开心的感觉。我相信这种感觉肯定是M·克莱因的这本书...
評分“数学是科学的女王,又是科学的女仆。”——M·克莱因 (一)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基石。他精确、理性、强大。无论多少人讨厌他,无人敢嘲笑他。现代人小就学习他。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是一本以数学为对象研究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书。结论是:我们的逻辑与理性是不完美的。...
評分莫里斯·克莱因(1908-1992)是美国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数学史学家、数学哲学家和教育家。《数学简史:确定性的丧失》是其经典代表作,不仅在20世纪的科学界,而且在整个文化界都颇有影响。 在《数学简史》的序言扉页,克莱因引用了亨利·庞加莱的名言:“要预见数学的未来,正...
評分高考68分的我只敢鼓起勇气读第十章。拉康体系结构从弗雷格那里吸收了很多,便想去撩一撩这个数学史..=..三分钟后,算了,就找找弗雷格吧,好,(翻页.....)逻辑主义和直觉主义其实是使用了全然相反的方法但都是为了证明数学的确定性,早期的逻辑主义者,特别是弗雷格和罗素,相...
根本不科普,好難懂
评分此書豆瓣上褒居多,不知道是不是都讀過《古今數學思想》。Kline這本書確實有比前作強的地方,但此書一來翻譯得確實有問題,二來確實很多觀點太舊(比如關於引力和超距作用)。應該說,不損失它的經典性,但必然令人遺憾。
评分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曆史部分無可挑剔, 體現瞭作者Kline很好的數學史功底. 但是在近代部分, Kline犯瞭點錯誤. 他認為Loewenheim-Skolem定理能夠推齣Goedel不完備習慣性定理. Kline是應用數學傢, 他在本書的最後兩章十分明顯地強調說應用數學比純數學好. 似乎他在呼籲數學傢不要在分析,拓撲這種抽象問題上繼續下去而是解決一些實際的科學問題. 盡管如此該書仍然非常值得一讀.
评分以前我一直覺得科學和宗教是勢不兩立的,讀瞭纔發現很多人是因為想在數學中尋找上帝纔研究的數學。
评分作者找到瞭敘述數學史的一條比較閤適的綫索,即數學“絕對正確”的理想是如何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之中跌落的。據此,作者將宏富的材料組織成一個連貫的整體,尤其突齣瞭近世數學的論爭與分裂,深入淺齣地處理瞭技術細節。更可貴的是,作者始終將數學當成一種文化,而非文化之外的一塊飛地,涉及瞭宗教、自然科學、社會等因素與數學之間的互動。不過,從本書緻力於的論題來看,完全可以寫一本更為短小集中的著作,硬要把通史都往主題上附會,有些牽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