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

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赖德霖
出品人:
页数:1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21467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中国建筑史
  • 赖德霖
  • 建筑史
  • 艺术史
  • 建筑史学史
  • 梁思成
  • 思想史
  • 中国近代思想史
  • 建筑史学史
  • 思想史
  • 建筑史
  • 近代史
  • 史学史
  • 文化史
  • 学术史
  • 思想与建筑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研究的图片不仅取决于新材料的发现,还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史学史研究就有助于提高学者们方法论方面的自觉。国内建筑界以往比较重视的是历史研究,而对史学史的反思还比较少,《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正弥补了此方面的空白。

《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由七篇文章构成,分别分析了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三位近代杰出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者所著的文章、设计的作品、持有的观点等背后的背景、目的、方法、动机等。

本书是一项建筑史学史研究。不同于以历史遗物和历史过往为基础研究材料的建筑史,也不同于围绕着一部史书的编纂过程对相关人和事的记述,建筑史学史关注的是“史学”,即包括历史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等问题在内的历史认知模式的发展历史。史学史的基本研究对象是历史的书写或文本,建筑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即是建筑历史叙述本身的建构方式及其背后的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历史关联和历史过程。如果说建筑史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建筑的本体论问题,那么建筑史学史研究的则是建筑的认识论问题。

读者对象:建筑院校师生,建筑理论研究人员,建筑文化爱好者

作者简介

赖德霖,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专业博士,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建筑与城市。曾主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2006),并著有《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007)、《解读建筑》(2009)、《中国建筑革命》(中国台湾版,2011)(2012年中国大陆版改名为《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走进建筑走进建筑史――赖德霖自选集》(2012)。

目录信息

开篇:中国建筑史学的现代兴起
第1章 经学、营造学和新史学:乐嘉藻与朱启钤
内篇I:新范式的确立
第2章 民族主义与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
第3章 中国建筑史叙述与世界的对话:林徽因的文化宣言
第4章 学院派来源与梁思成的“文法一词汇”表述
第5章 话语与实践:梁思成与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设计
内篇Ⅱ:范式的转变
第6章 马克思主义对刘敦桢中国建筑史观的影响
外篇:主流之外
第7章 世界主义、无政府主义与童窖的外国建筑史和
中国传统园林史研究
附篇
1 鲍希曼对中国近代建筑之影响试论
2 梁思成《中国雕塑史》与喜龙仁
3 中国营造学社之后的中国建筑史研究综述
4 亚洲视野下的中国建筑研究
正文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算是我豆瓣上的第一篇书评,我不懂为何这么一本好书读的人会这么少,可能是被书名给吓到了,(›´ω`‹ )赖老师的书的立命总是新颖而论述却又是严肃的,例如《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就是一本标题极其严肃,但是读来却很不错的书。 这本书中国近代思想史内容并不多,...  

评分

这算是我豆瓣上的第一篇书评,我不懂为何这么一本好书读的人会这么少,可能是被书名给吓到了,(›´ω`‹ )赖老师的书的立命总是新颖而论述却又是严肃的,例如《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就是一本标题极其严肃,但是读来却很不错的书。 这本书中国近代思想史内容并不多,...  

评分

这算是我豆瓣上的第一篇书评,我不懂为何这么一本好书读的人会这么少,可能是被书名给吓到了,(›´ω`‹ )赖老师的书的立命总是新颖而论述却又是严肃的,例如《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就是一本标题极其严肃,但是读来却很不错的书。 这本书中国近代思想史内容并不多,...  

评分

对近代几位重要的国内外学者以及他们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进行了细致而独具见解的分析,其最大的亮点在于以“中国近代思想史”为观照,从而使得论述的视角别具一格,并引人入胜,极具说服力。其中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在于,学者之研究必然受到各方面“情境”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

评分

对近代几位重要的国内外学者以及他们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进行了细致而独具见解的分析,其最大的亮点在于以“中国近代思想史”为观照,从而使得论述的视角别具一格,并引人入胜,极具说服力。其中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在于,学者之研究必然受到各方面“情境”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幸听过赖老师的讲座,治学严谨,视野广阔,朴实无华。也更清晰的认识到如梁思成、刘敦桢、童寯等巨匠是如何一砖一瓦构建中国建筑的。

评分

非专业读者,但仍觉有趣。建筑史之“柱式”、艺术史之“写实”标准,大概都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文明想要努力寻求话语权和合法地位的渴望。而在中国土壤中,传统建筑离不开象征及与西方启蒙科学似乎格格不入的风水文化;艺术在“师造化”以外也离不开“中得心源”的范畴

评分

这领域刚刚起步呀

评分

最近很迷那段历史。

评分

关于梁林的部分虽然已在道听途说中并不觉新鲜,但对其理论和设计思想各自的来源抽丝剥茧依然觉得清晰,由是观之,作设计时受既定观念影响更甚,此时观念成了退居潜意识的工具。另,如果知道赖先生把童寯的西建史研究放在外圈位置,我还会不会出国读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