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常被认为是传统中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书根据时人观点及更多分析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因拉丁美洲白银减产而起的危机,比战争本身带来的影响更深。拉丁美洲白银的骤减几乎颠覆了清王朝,其稍后的骤增,虽协助清廷平定相当因白银不足所引发的大规模动乱,但也使得中国的地位相对较不依赖美洲白银的东亚邻邦邻夷。在王权备受挑战之际,支持多元权威并存的传统思想涌现,于王权再行稳固之时,绝对权威的思想抬头而留存至今。全书可供了解世界货币史、清朝中衰史、清朝经学史、清朝文学史及中西政治经济思想比较之参考。
林满红,台湾“国史馆”前馆长、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获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和硕士、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文学双料博士,是国际著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有专著多部。本书是其代表作,在国际史学界享有盛誉。
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国际性话题。20世纪中期前后,中日两国的历史学家诸如梁方仲、百濑弘、彭信威、加藤繁、全汉昇等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本世纪之交,美国“加州学派”学者不无争议性地对白银问题进行一番新诠释之后,学界对于白银在明清中国所扮演的特殊...
评分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都学过:英国在中国进口了大量的丝绸茶叶,为了平衡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所以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结果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外流。中国的清政府派林则徐去禁烟,最终引发了战争。 但是《银线...
评分 评分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国际性话题。20世纪中期前后,中日两国的历史学家诸如梁方仲、百濑弘、彭信威、加藤繁、全汉昇等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本世纪之交,美国“加州学派”学者不无争议性地对白银问题进行一番新诠释之后,学界对于白银在明清中国所扮演的特殊...
评分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国际性话题。20世纪中期前后,中日两国的历史学家诸如梁方仲、百濑弘、彭信威、加藤繁、全汉昇等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本世纪之交,美国“加州学派”学者不无争议性地对白银问题进行一番新诠释之后,学界对于白银在明清中国所扮演的特殊...
核心观点即钱贱银贵引发一系列社会危机,从盛清走向衰落。而白银外流的根本原因不是鸦片战争,而是茶和生丝在市场上的不景气以及世界白银供给的减少。许多可以展开的问题都没有深入,后半部分思想史的讨论是对前半部分马列史学方法论的纠正吗?
评分封面没有压膜,引文叹为观止。1、中国货币主权意识并不深刻(29),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不怎么担心使用外国银币的政治和文化含义(40);2、鸦片进口并非19世纪初期白银外流的唯一原因,相对的,中国出口反而在白银的流动与银钱比价上,扮演着主要角色。是因为拉美白银供应的减少,才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世界市场萧条。全球银供应的短缺使银在中国较其他地区昂贵的套汇基础消失,也刺激鸦片输入中国……(61)3、拿破仑战争使西班牙政府无法维持墨西哥的银矿业,加上拉美独立运动,所以在1790—1799和1820—1829年间世界金、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鸦片贸易于是被用来吸纳中国的白银。识字:鼒,音资;畚,音本。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23734622/
评分上篇特别屌,谁看谁知道 || 对19世纪中国白银外流问题给出了一个和以往不同的解释,但是一个问题进一步产生了:为啥茶价突然下降了呢?
评分看这本的状态是真不好,没感觉,以后再看吧。银贵钱贱,对拉丁美州白银的依赖,关于货币主权的辩论,由此来的太平天国、鸦片战争,等。内容简介第二句内是病句麽,来来回回念了好几遍……
评分相当扎实,清晰地解释了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经济问题。虽然许多经济学论述对我这种数学白痴很不友好,但研究的思路非常令人振奋,白银短缺货币危机最后延展到经世之学的思潮,真是漂亮。重要观点:不是因为鸦片贸易而外流白银,而是世界范围内对中国商品需求的下降造成的(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种种危机。林则徐硝烟前六年,主张国内大面积种植鸦片。硝烟本质上是经济行为,国民健康云云实在次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