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常被认为是传统中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书根据时人观点及更多分析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因拉丁美洲白银减产而起的危机,比战争本身带来的影响更深。拉丁美洲白银的骤减几乎颠覆了清王朝,其稍后的骤增,虽协助清廷平定相当因白银不足所引发的大规模动乱,但也使得中国的地位相对较不依赖美洲白银的东亚邻邦邻夷。在王权备受挑战之际,支持多元权威并存的传统思想涌现,于王权再行稳固之时,绝对权威的思想抬头而留存至今。全书可供了解世界货币史、清朝中衰史、清朝经学史、清朝文学史及中西政治经济思想比较之参考。
林满红,台湾“国史馆”前馆长、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获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和硕士、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文学双料博士,是国际著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有专著多部。本书是其代表作,在国际史学界享有盛誉。
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国际性话题。20世纪中期前后,中日两国的历史学家诸如梁方仲、百濑弘、彭信威、加藤繁、全汉昇等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本世纪之交,美国“加州学派”学者不无争议性地对白银问题进行一番新诠释之后,学界对于白银在明清中国所扮演的特殊...
评分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国际性话题。20世纪中期前后,中日两国的历史学家诸如梁方仲、百濑弘、彭信威、加藤繁、全汉昇等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本世纪之交,美国“加州学派”学者不无争议性地对白银问题进行一番新诠释之后,学界对于白银在明清中国所扮演的特殊...
评分 评分书摘/反思 一、清朝的货币流通状况 铜钱的流通量超过实际所需;白银,高度依赖进口;纸币没有,银票,也处在政府管控范围之外,这就是清朝的货币流通状况。在这个结构里,起到价值锚定作用的应该是白银,但由于白银进口量不可控,清政府也没有什么货币政策。一旦白银供应出现问...
评分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国际性话题。20世纪中期前后,中日两国的历史学家诸如梁方仲、百濑弘、彭信威、加藤繁、全汉昇等对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本世纪之交,美国“加州学派”学者不无争议性地对白银问题进行一番新诠释之后,学界对于白银在明清中国所扮演的特殊...
林满红,台湾中研院近代所研究员。本书是在孔飞力指导下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主题并不新,也就是全球贸易下,中国白银流入流出,对内部政治政策产生的影响。很明显,这部书有一个潜在的对话对象《白银资本》。弗兰克是针对中国十五世纪白银流入对全球历史产生的影响,而林满红这部书则是探讨晚清白银流出,对于内部政策产生影响,既有政治的冲击,还有底层民众的反抗-太平天国,当然她讨论的核心在于,晚清士大夫是如何看待国内这场财政危机,提出了那些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对于晚清的财政政策产生了具体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则是将财政危机与晚清学术思想史加以联系,认为晚清今文经学家对于财政史提供了有一个视角。但是,他分析晚清财政史的框架其实是二十世纪凯恩斯和哈耶克两人的公共政策讨论,即放任性的财政和国家干预性的财政政策。以古喻今的书。
评分中国的白银帝国,白银经学,白银危机与鸦片无关,西方世界史意义上的中国研究
评分这其实主要是一部思想史的著作,偷懒的童鞋可以直接看该书的“终篇”。
评分中国的白银帝国,白银经学,白银危机与鸦片无关,西方世界史意义上的中国研究
评分核心观点即钱贱银贵引发一系列社会危机,从盛清走向衰落。而白银外流的根本原因不是鸦片战争,而是茶和生丝在市场上的不景气以及世界白银供给的减少。许多可以展开的问题都没有深入,后半部分思想史的讨论是对前半部分马列史学方法论的纠正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