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龙(1882-1946),美国著名作家。毕生写了多部通俗历史著作,教育了一整代青年人,其中包括许多老一辈的中国读者。郁达夫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地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会娓娓忘倦。
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本书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 荷南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土学位,毕业后曾先后从事多种职业,但在写作方面取得了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代表作包括《荷兰共和国衰亡史》、 《人类的故事》、 《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 《宽容》等二十余部,均有相当大的影响,饮誉世界。其作品先后在荷兰、德国、法国、瑞典、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宽容》是一部宗教的历史,一部宽容与不宽容的历史,也是一郜人性血腥与进步的历史。在本书中,作者用生动睿智的语言讲述了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史,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以社会和人是否宽容为标尺,用轻松的方式来揭示真理,主张宽容与和平,倡导思想解放。此...
评分翻译的是两个人,靳XX,还有一个,忘记了。 这本书后来出了无数版本,但是请大家认明翻译者,很多译作,估计都是研究生捞外快,翻得很不好。 一定要认准靳某翻的,那是精品,我中英文对照过,那个最有韵味。 宽容,荷兰人提出这个,一点儿也不奇怪,那是伊拉斯谟的故乡啊! ...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确实值得是五星的,读到最后一章,终于明白这种社会制度的不宽容的根源......真是让人醍醐灌顶!强烈推荐最后一章。 1. 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2. 对野蛮人深入彻底的认识...
评分对种族来说,优越意味着神灵的眷顾;对个人来说,应该是命运之神的眷顾。正是这种由优越感支撑的眷顾有支撑起了人的安全感,克服恐惧。没有其他面对命运办法的大多数人,于是只能选择不宽容与偏见,在自欺欺人中,任凭命运摆布。 http://yuhc.yo2.cn/go/480616.html
评分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
太过教条了。。。
评分啊啊啊啊,第一次看到房龙的书就是这个版本。真的好便宜哇!
评分不喜歡這版裝幀,不過房龍始終是一流
评分房龙的宗教观是我所赞赏的,但为何一个信仰宽容的人会信仰绝对的进步?
评分房龙的宗教观是我所赞赏的,但为何一个信仰宽容的人会信仰绝对的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