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系《中国思想史》“导论”,内容为交代和说明研究角度、资料取舍、写作思路。现经作者补充、修改,增加了《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三节,以单行本问世,题为《思想史的写法》。
用“写法”为题,并不是说这里讨论的只是一种写作策略,因为思想史的不同写法背后,总是有不同的观念、思路和方法,写法的改变常常意味着思想史研究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的改变。这里讨论的就是一些关于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比如思想史应当如何思考精英与经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知识史与思想史之间应当如何互相说明,古代中国思想的终极依据或者说基本预设是什么;思想史应当如何改变过去的传统写法和充满训导性的教科书式的章节结构,以追寻思想史的真正脉络和精神;思想史是否应当描述所谓“无思想”的时代,在无画处看出画来;作为历史记忆的传统知识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诠释中成为新的思想资源,又因此而产生了思想史的连续性;思想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和使用考古发现与文物资料等等,最后,《导论》也讨论了在后现代历史学理论渐渐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应当怎样理解和限制这种理论资源的意义和边界。
葛兆光:
清华大学教授。1950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
已出版的主要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等。
前半本的读书笔记直接手写在笔记本上,有点混乱,索性不打上来了。 后半部分的,其实也是看到哪儿觉得有必要按自己的方式retell一下来帮助理解,乱乱的写了一堆。 但是以为枯燥的“思想史”,在葛兆光先生笔下让人读来饶有趣味,虽然只是方法论,但是真的挺有味道的。 正文: ...
评分文/衣鹏 2006年的夏秋时节,第一次在川外的学堂里感受了长久以来期盼的那种精神交往。我至今仍然记得在综合楼1-2教室,每个星期二中午12点半以后,程志敏教授将畅快淋漓一番《荷马史诗导读》。(比起网络上对他这本书的平淡回音,这门课程实在不失水准。)在此之前,我醉心...
评分还记得暑假小表弟问我,既然那段历史如此屈辱(中国被列强欺辱),为何还要去记忆?一时我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我不能告诉他,这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它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如何奋发图强这样主旋律的话。也不能告诉他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相信,历史作为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是不已我...
评分文/衣鹏 2006年的夏秋时节,第一次在川外的学堂里感受了长久以来期盼的那种精神交往。我至今仍然记得在综合楼1-2教室,每个星期二中午12点半以后,程志敏教授将畅快淋漓一番《荷马史诗导读》。(比起网络上对他这本书的平淡回音,这门课程实在不失水准。)在此之前,我醉心...
评分还记得暑假小表弟问我,既然那段历史如此屈辱(中国被列强欺辱),为何还要去记忆?一时我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我不能告诉他,这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它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如何奋发图强这样主旋律的话。也不能告诉他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相信,历史作为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是不已我...
正确的废话
评分葛老的文笔太美妙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人大开眼界,把许多想读和读不懂的书串联起来,对于在学术路上彷徨的敝人而言,看这本书的时间真是合适,快要读到1000本书了,又该仔细反省反省,换个方式认真思考了。
评分薄薄的第一册。后面两卷过了三年都没看下去
评分这书其实挺神奇的,放到西方,里面的思想类似于“时间”基础上的“新实证”
评分这书其实挺神奇的,放到西方,里面的思想类似于“时间”基础上的“新实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