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简介
孙周兴,男,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博导。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诗学,尤以德国哲学和现象学为重点。著有《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1994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2001年)等;译有《哲学的改造》、《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尼采》等;编有《海德格尔选集》(两卷本)、《世界现象学》等。
《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
海德格尔的美学。真理归于逻辑,艺术产生美。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诗,诗的本质是真理的创建。真理的本质是无弊,美是作为无弊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 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解读。哲学是关于绝对真理的具体知识。哲学的原则是思维。精神的本质基于自我意识。精神...
评分细看的只是世界图像和黑格尔的两章。 建构主义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作为一币之两面,在世界图像一章中表达得很清楚。当海德格尔把「世界被作为图像来把握」与「人在存在者层面上成为主体」放在同一个进程中等而论之时,就很明显了。所以他才会说,只有在世界图像的时代,...
评分当初因为考研的关系,终究是只读了一小部分,序言啊,存在啊,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啊~主要可见于本书中的《艺术作品的本源》和《诗人何为?》~也是那句“通向语言的途中,歌唱命名着大地”使我一下意识到语言,或者说语义学的意义,对于艺术和创作的意义。03年之前我像一个...
评分【按语:《林中路(Holzwege)》是由海德格尔从1935-1946年的6篇文章或讲稿构成。主旨是返回到遮蔽和遗忘已久的存在本身,而这些篇章恰恰是走在返回之途那条人迹罕至的路上的某些记号:存在在艺术中呈现;存在被遗忘,世界沉入作为对象结构的图像;黑格尔曾在“经验”中触摸存...
集结了后期海德格尔的几篇重量级著作,前两篇(《艺术作品的本源》、《世界图像的时代》)尤为重要。虽然论题有所不同,但贯穿所有这些作品的是一条共同的主线:形而上学的本质是对存在与存在者之存在论差异的遗忘,是将存在理解为存在者(尽管是最高意义上的存在者)。这种遗忘在近代早期随着世界成为意识的表象对象、普遍主体被解释为面对表象而立的我思意义上的心灵,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之而来的是存在者的存在被等同于其价值,因此,试图以强力意志为源头而“重估一切价值”的尼采形而上学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并且是它的顶峰。面对着这种虚无主义的危险,海德格尔呼唤形而上学概念化之前的存在,即自我保存和绽出者,并在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诗中阐发出了一种“世界黑夜”(同时也是科学的白夜)中的歌声。
评分读了《世界图像的时代》一篇,简单说来就是工具理性对人类无形的戕害。但是海德格尔的细腻确实让我非常惊讶。
评分光《论艺术作品的本源》就琢磨很久....
评分读了《世界图像的时代》一篇,简单说来就是工具理性对人类无形的戕害。但是海德格尔的细腻确实让我非常惊讶。
评分第一次知道Dasein就是通过这个版本,仍旧是十年前。1999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